“走班制”来了,这根教改的撬棒撬动了什么?教师和学校该怎么“走”?
要让学生“走”,教师得先“走”。实行“走班制”,学生不仅奔着课程走,而且奔着老师走。一些教师如鱼得水,一些教师则水土不服;一些教师的课堂门庭若市,一些教师的课堂则门可罗雀……这样的现象不可避免。“走班制”无疑会加大老师压力,倒逼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首当其冲要面临挑战。
走向“走班制”?教师得先“走”。相对于以往的“行政班”模式,“走班制”背景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教学能力,而且要建构鲜明的教学风格;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具有与“走班制”匹配的班级管理能力。不仅如此,在“走班制”的实施中,即便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学科,教师仍要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这并非为了“迎合学生”,而是为了师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相互适应、相得益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慕名而来”,要让学生“满载而归”。否则,学生“走过”、“听过”之后,可能就会“走开”,不再回来。
教师要有“教学的本事”,还要有“看家的本领”。“走班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方位发展,提出了新的高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能被动等待学校或上级部门的培训和指导,“能动”方为上策,“能动”才是教师应对“走班制”最为强劲的引擎。教师的“行囊”里多备些“物品”,带着充裕的装备上路,底气才足。
要想“走”得稳,学校的“走动式管理”是保证。有一则题为“小学生吐槽‘走班制’:走班就是玩儿”的报道,该报道对某小学的“走班制”提出了质疑,反映教学班课堂管理不到位,教室闹哄哄,后面的学生甚至在打闹,老师站在讲台边,也没有去制止。教学内容不够严谨,教室里放动画片,时不时有一两句英语对话。这一报道,虽是个案,却真实地反映了“走班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反思。
这一案例警示我们,不论是分层教学的“走班”模式,还是选修课程的“走班制”,都可能会对学校教学秩序和班级管理等产生一定影响,它挑战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而“闹哄哄”、“教学内容不严谨”并不是“走班制”与生俱来的病症,恰恰是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走班制”的实施中,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如何调控教学进度?这些都需要学校管理队伍进行深入的探索。就此,笔者以为“走动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走操场,泡课堂,蹲办公室……零距离贴近一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植典型推广经验,追求管理者走动一小步,学校工作提升一大步的境界,这是“走班制”实施中有必要运用的策略。
“走班制”的实施,对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许多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因此,对学校管理和发展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要想“走”得久,不能是“走秀”。根据管理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走班制”在向小学渗透“下沉”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且“走”且思。要想走得久,不能是“走秀”。
就小学而言,量力而行,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当是明智之举。不顾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下子在学校全面铺开,动辄喊出为学生提供百种“超市课程”的口号,或者给常见的社团活动贴上了“课程超市”的标签,这不是“走秀”,就是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语。如此造势,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步履维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能如此随意,课程建设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每个课程实践者都应该记取的。
在这方面,清华附中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虽然目前也实行“走班制”,但仍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班级,学校将西式教学与中国传统教学两种模式有机糅合在一起。
比如,让“行政班”和“走班制教学班”并存,在实施中,统筹安排一部分学科在行政班进行教学,另一部分学科在“走班制教学班”进行。还要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回到行政班,交流“走班”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彼此砥砺。这样,学生不断结识新的伙伴,“同桌的你”也不会缺失,营造 “行政班”和“走班制教学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另一方面,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低年级的“走班制”不妨暂缓一步,中高年级的“走班制”可以先行“试水”。
“走班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根撬棒,它撬动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文化,改变能够进步,固守必将落后。那么,且走起来吧,毕竟“走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