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语文教材修改要牵住“牛鼻子”

统编语文教材自2017年9月走进全国中小学以来,各方赞誉不断,但对选文修改的质疑也一直存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似乎都有过类似遭遇。近日,一篇题为《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便迅速发酵,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教材改编的边界在哪”的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工具性体现在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人文性体现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由此观之,人文性是决定选文去与留的核心标尺,而工具性则是对选文进行修改以符合要求的重要砝码。

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社会不断发展,语言文字就会不断丰富和更新。无论教材编者如何精挑细选,一些选文历经时代的变迁,其遣词造句、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都会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些印迹与当前的语言文字规范并不相符。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决定了所有选文必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规范和语言运用的范例,只有符合现代语言规范的选文,才能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

学生对语言的认知是有一定规律和层次的,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决定了入编文本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一些经典原著虽然极具阅读价值,语言也很有特色,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领悟,还可能破坏学生对阅读经典的兴趣。对这些文本适当修改,在尽可能保留作者本意的基础上,将晦涩难懂、拗口难读的表述用通俗、规范、简洁的语言呈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实际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知识积累的提升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许多学生会主动阅读原作。

单元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显著特色和亮点。一些文本在入选教材之初,就被编者赋予了引导学生学习特定知识能力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要素,编者会根据需要对选文进行一定的修改,使之能更好地为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服务。这种极具目的性的修改,可能会破坏原作的风格,但教材工具性具有优先级,选文必须为教材的体系结构服务。当然,教材编写组在处理此类文本时也要备加注意,尽量保持文本原貌。

统编教材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组织编撰的,其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和突显,是教材选文的核心和关键。受时代、眼界限制,一些作家的作品难免有短浅偏颇之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选文文本堪称经典,但个别内容可能与当前的意识形态不符,这样的文本必须经过删减修改才能进入教材,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指引。

语文教材选编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教材编写者对符合选文标准的原作进行修改,是长久以来语文教材编撰的基本方式,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对此应持包容、支持态度,紧紧牵住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个“牛鼻子”,提出合理意见,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语文教材修改要牵住“牛鼻子”  牛鼻子  牛鼻子词条  牵住  牵住词条  语文  语文词条  教材  教材词条  修改  修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