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有关负责人提出,新学期,将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让广大同学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包括让更多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8月18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的选择本质上是在选择教师。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要尽可能推进师资均衡,让更多优秀教师流动起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水平。
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一所学校任教久了,教师难免会懈怠,如果让教师流动起来,教师就能在不同学校的岗位锻炼自己,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当前,各地推动教师流动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地方的教师流动机制并不畅通。让教师流动起来,亟需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一要打破机制阻碍。教师流动,需要教育、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协同推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在一些地方,教师流动之所以不畅,原因在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教师管理权,使得编制与岗位成为教师流动的重要阻碍。推进教师合理流动,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体制,赋予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自由调配的管理权,以保证教师流动通畅。
二要突出政策导向。在区域范围内,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学校差距较大。如果任由教师自由选择,大部分教师都希望由农村学校流动到城镇学校、由远乡学校流动到近郊学校、由村小流动到中心小学、由薄弱学校流动到优质学校,这样的流动只能加剧校际差异,扩大教育不均衡。因而,要建立完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引导教师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比如,通过集团化办学、联片共同体建设等措施,推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降低交流难度;通过城乡支教、对等交流、乡村补贴等,拉开城乡待遇差别,引导城区教师向农村地区短期流动;通过岗位倾斜、职称评聘、骨干教师统管等举措,推进骨干教师流动,让教师获得更大发展。
三要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优质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较快、发展较好,与学校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让这些教师流动到薄弱学校,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于参与流动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其提供更大的平台,让其发挥作用。比如,实施首席教师制度、名师工作室制度、青蓝教师工程等,激励教师在流动中实现价值。
四要体现人文关怀。教师流动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人文关怀。教师流动到新学校,面对新环境、新同事、新问题,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有些教师可能还要面临生活不便等问题。对此,教育行政部门要理解并尽可能给予支持。比如,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流动教师子女入学问题等,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