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校车安全”之诘问,听起来多少类似“何不食肉糜”的娇嗔——许多农村学校连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都没有,何谈“校车安全”?
近日,贵阳交警在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时,在永乐乡附近路段发现一辆可疑面包车——该车副驾驶位上有两个孩子,车厢内“人头攒动”。民警拦停后检查发现,该车核载8人,却塞了15人,其中有14人是1到6年级的小学生。面包车司机称,他是受家长“所托”,每月每人收取170元,负责接送孩子上学。(《贵阳晚报》11月25日)
8客面包车,塞进了15人,光明正大地扮演着校车的角色,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山东蓬莱。不幸的是,蓬莱的这辆面包车撞上了超载的货车,终酿惨祸。
照例,这又是“校车安全”的议题:舆论谴责黑校车之祸,呼吁地方部门强化校车安全与管理。平心而论,这样的诉求,虽老生常谈,但也初衷良善。这些年,震惊全国的校车安全事故,有几成的主角当真是不折不扣的“校车”?就像山东蓬莱事件中,要不是不幸罹难的是一群花朵般的孩子,这面包车日日穿梭在喧嚣的尘世,谁能认得出它是一辆该小心避让的“校车”?眼下,铺天盖地的“校车安全”之诘问,听起来多少类似“何不食肉糜”的娇嗔——许多农村学校连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都没有,何谈“校车安全”?
不管是蓬莱还是贵阳,出事的面包车都不是真正的校车。《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应当使用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校车,并且需要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审查批准。“取得运营许可的车辆应当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反观现实,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面包车充当校车常年超载在路上,教育或道路交通安全部门何以不闻不问?这个问题听起来话语铿锵,但还得反过来问一声:真要查禁了,孩子怎么办?
要是没有那次意外,要不是被交警拦查,这辆面包车可能还会是蓬莱这所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也或者会成为贵阳家长的安心之选。面包车里沙丁鱼般的孩子,照样还能坐车上下学,而安全监管部门,依然可以泰然自若……不过,从蓬莱到贵阳,面包车如此李代桃僵,公众自然想问问:在中国最基层(尤其是农村等边远地区)的学校,到底还缺多少合规的校车?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4年7月,全国共发生43起校车事故。惨烈的车祸现场,改装车、面包车司空见惯,有几次看到真正符合标准的校车?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尽管一桩桩车祸惨烈,心有余悸的同时,家长仍会把孩子送上黑校车。当年,甘肃正宁校车事故举国震惊,此后的夺命黑校车事件仍未止歇,那么,是遇难孩子父母不知道黑校车之祸,还是除了黑校车已经别无选择?
据说在美国,孩子的校车比总统专车要求更苛刻。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尽管无从考证,但听来让人暖心,“我们不知道哪辆校车里的孩子,将来会是美国的总统,所以校车一定要安全”。我国校车问题的症结,值得反思的维度很多,但眼下最要紧的无非是两个层面:一是将校车服务真正纳入基本公共供给范畴,财政兜底,彰显责任刚性;二是厘清运营等具体规则,明确成本分摊机制,让校车不仅能上路,还能吃饱饭、跑得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保障硬件上的校车到位和管理上的安全规范,才能杜绝黑校车惨案的发生。
(文章原载: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标题“没有校车,何谈校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