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又到了许多学校验收暑期实践活动成果的时候。按照各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填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中考录取挂钩,暑期实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据笔者观察,受疫情影响,一些学生今年暑期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暑期实践活动,为了获得此项加分,有些家长不惜弄虚作假,到有关部门盖章,向学校提供一份假证明。另外,一些学校开展了暑期研学旅行,以旅代研,但教育元素融入比例低,“注水”严重,学生收获不多。
暑期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既有学校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学校对暑期实践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评价,致使暑期实践流于形式。家长害怕孩子吃苦,担心孩子参与暑期实践影响学习,不惜弄虚作假获取假证明。另外,社会有关部门对暑期实践认识不够,认为此类活动就是走过场,客观上助推了暑期实践形式化倾向。
学校作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其一,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意义。暑期实践,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并非加重学生假期负担,也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渠道,广泛宣传开展暑期实践的重要性,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其二,要对暑期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设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不是组织学生去景点旅游观光,也不是填一张表、盖一个章了事。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综合设计暑期实践的主题、内容、目标、活动方式、评价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同时,还可与暑期托管服务结合起来,丰富暑期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
确定主题后,学校不能由着学生自己联系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寻找实践活动项目,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通过严格的筛选和甄别,确定实践活动基地。同时,还要明确实践基地的开放时间和活动方式,并选派有一定组织能力、责任心较强的老师带队,严格按照方案开展活动。
其三,完善暑期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学校不能仅凭社区或某单位填写的鉴定表评价学生暑期实践效果,要强化过程性评价,通过活动考勤、活动参与度、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等方式,综合评价实践效果。新学期开学后,学校要根据主题,通过小组研讨、主题报告、小论文评选等形式,展示实践过程和成果,并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实践效果作出客观的定性或定量评价,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