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幼师的,结果被学校安排进厂打工,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我们专业根本不对口。说白了就是帮学校赚钱。”至今回想起来,静怡(化名)仍想不明白,为何在一所职业学校学习幼师专业的自己,会在实习的时候被丢到一所工厂的流水线上。但她并不敢反抗,一方面是不去实习没有学分,另一方面又担忧学校不给毕业证。(8月2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当前,职校学生实习状况总体向好,但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存在专业不对口、工作量过大、超时加班、工作环境差、工资被克扣等问题,侵害了学生实习权益,破坏了职业教育生态,不利于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职校学生实习乱象频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实习资源不足,学校为了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不得不降低标准,安排学生到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实习,甚至会迎合企业的不合理要求,与之达成违规管理的“默契”。二是办学成本较高,一些学校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加之对实习教学认识不到位,就把学生实习当成了生意。
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下称《实习管理规定》)。《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应当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治理实习乱象、规范实习管理,学校要遵循“两个应当”原则,把实习教学做真、做实。
其一,提升思想认识。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此为理论基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勾画了技能中国的美好蓝图。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必须把实习教学抓细、抓实、抓规范。
其二,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丰富的实习资源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多元选择。学校的实习安排应该征求学生意见,不能由学校单方面决定。对于统一组织的实习,学校要提前遴选指导教师、开展实习培训、考察实习企业(含单位,下同),并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实习方案,明确实习岗位、实习指导、工资标准、安全保障等内容;对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学校要与家庭、实习企业签订实习管理委托书,确定联系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督促学生遵循实习要求。
其三,重视学生保护。《实习管理规定》对劳动量、劳动时长、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提出了差异化要求,还对劳动报酬、安全管理、生活管理等提出了保障性要求。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明确相关内容,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其四,坚持育人为本。《实习管理规定》提出,实习教学要“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涵养劳动精神、职业精神、法制精神也是实习教学的目标任务。学校要明确实习教学的任务,指导教师要自觉参与生产实践,用行动帮助学生涵养职业道德、锻造劳动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并教会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客观来讲,学生实习出现问题,责任不能全推给学校,但是,学校作为实施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实习教学做真、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