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推动劳动教育全面实施,需补齐学校课程建设短板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纷纷展开调研,出台劳动教育指导意见。近日,成都市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对成都市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并且每周不少于1课时。

笔者认为,学校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体,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适时变革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规划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课程建设机制。首先,学校要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等,落实对劳动教育的指导、考核和评价等相关工作;其次,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企业、行业与学校融合发展情况,培养专职教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劳动能手、行业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此外,要细化学生管理,制定学生成长手册,明确劳动教育内容,构建包含“必修课”“选修课”“兴趣课”“特色课”等多维度的劳动课程,并分阶段实施。同时,将家庭、村(社区)、企业、单位等多方评价纳入学生的成长考核范畴。

提高理念认识,夯实劳动理论课程。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不可或缺。劳动理论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价值观。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毛泽东的实践论为依据,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范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征集行业、企业等主体的经验、做法、先进事迹,系统开发集劳动观念、理论、案例等于一体的校本课程

坚持多方联动,规范劳动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设备、场地、师资等劳动教育资源,规范开展劳动实践课,确保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课时充足,同时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劳动资源,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内容。学校层面,可以根据学段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例如,幼儿园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小学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初中注重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培养;普通高中注重自主劳动意识和主动服务情怀培养;职业院校注重技能培养及工匠精神培育。家庭层面,重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家庭劳作,渗透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社会层面,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岗位实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劳动实践,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斗志。

融合学校文化,打造劳动特色课程。将劳动教育课程与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打造集生产、生活及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团劳动特色课程,实行选课走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养。探索“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形成“一校一特色”,构建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开设特色课程,应先对全校师生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深入研判,不能为了追求特色搞形式主义。

把握时代特征,创新校企合作课程。整合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学生的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比如,校企合作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从竞聘上岗、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到正式上岗这一流程入手,开发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初步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提升学生对企业和劳动岗位的认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词条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词条  推动  推动词条  全面  全面词条  实施  实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