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国国宝大会》上,中国第一位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申珅的精彩表现引发了观众热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也多次提出打造“面向人人”的“大美育”。然而,师资短板仍制约着美育质量的提升。(11月9日 光明日报)
近年来,国家在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77.8万人,美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也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数量不足、使用不合理、活力不足等问题。打造“面向人人”的“大美育”,要正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美育教师的配置问题。长期以来,受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影响,一些地方、学校在教师招录上存在“重智轻美”倾向:一些学校教师编制已经满员,美育教师依然短缺;小班额多的学校已配齐编制,但美育教师仍要跨班、跨年级任课。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将美育教师编制单列,确保有编可招;二是采用班师比、生师比相结合的定编办法,确保各类学校美育教师配置合理、科学;三是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对美育教师缺编严重的学校进行帮扶;四是建立预聘制度,为配置满员、短期内可能出现退休潮的学校预聘美育教师。
其次,要解决好美育教师的使用问题。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美育教师不是不足,而是不能专任专用。出现这种状况,有的是因为学校对美育不重视;有的是因为学校要把教师放到同一标准线,方便教师管理和工作开展。改变这种状况,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要求;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开展美育展示活动,将美育成果作为学校评价、校长评价的重要内容,倒逼学校规范美育教师使用。
再次,要解决好美育教师的发展问题。教师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专业成长和行业荣誉。就现实来看,社会对美育的要求较高,一些学校美育资源不足、学生基础较差,教师成就感不高;在培训交流方面,美育教师外出参训的机会普遍低于“主要学科”教师;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方面,美育教师也往往被边缘化。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惜荒废专业,转教“主要学科”。激发美育教师的工作活力,要在资源建设、培训进修、业绩考核等方面想办法,为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