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实行学科轮流作业制度,每天布置书面作业的学科:小学一二年级,可安排1—2个科目的书面作业,在课堂内和课后服务时段完成,不得布置学科类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2科以内,七八年级控制在4科以内,九年级控制在5科以内。探索推行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减少周末、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
“无作业日”并非四川首创。此前,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曾在全校各个年级推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每天指定一门学科,老师不布置作业,其他学科不增加作业量。此外,各班每天控制作业总量,由班主任负责协调,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在作业总量方面,七年级不超过1.5小时,八年级不超过2小时,九年级不超过2.5小时。
从各地实施情况看,“无作业日”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但也有人对此有疑虑:每周有一天为“无作业日”,任课教师是否会把作业平均到其余四天?教师如何控制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
事实上,任课教师只能对每天的作业量做大致预测,不可能把所有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另外,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同,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也不同。要从根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主阵地,教师如果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法得当,学习指导到位,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完成作业就会更顺利,作业负担也会减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当堂达标率”,并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二是设计“弹性”作业。作业设计不宜在量上搞“一刀切”,在大体把握作业总时长的前提下,教师可布置弹性作业: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作业的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难度的探索性作业,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基本作业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作业,以增强挑战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基本的巩固性作业即可。分层布置作业,既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优者更优,让薄弱者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