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提升阅读能力要处理好“少”与“多”的辩证关系

日前,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对中小学生阅读提出4点要求,可以概括为12个字:一是多读书;二是读好书;三是爱读书;四是会读书。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校而言,阅读可以改变师生的精神面貌,培养师生的文雅气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个人而言,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修养身心。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使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少一些世俗偏见,多一些理性思考。提倡建设书香校园已多年,但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对阅读的世俗偏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重理轻文的观念在部分人心里根深蒂固。“阅读是消遣娱乐,会影响孩子学习”“考高分,上名校才是王道”“读书会挤占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本质上都是应试思维在作祟。种种对阅读的误解,导致人们对阅读有抵触心理,成为推动学生阅读的一大障碍。

对于这些阻碍阅读的思想观念,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扶正纠偏。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培养优生最好的方法”“阅读是对学困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实践也证明,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念培育,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他们才能从心理上减轻对阅读的排斥,才能真正将阅读放在重要位置。

其次,少一些任性放弃,多一些习惯培养。现实中,放弃阅读有很多理由。比如,学校图书室藏书不多,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又如,有的学生读书能力不高,对好书视而不见。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课后服务要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但有的学校并未落实,用作业挤占了阅读时间。

阅读被如此轻易地放弃,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抓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低年级,要注重阅读过程,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小学中高年级,班级每天要安排阅读时间,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少一些随心所欲,多一些激发兴趣。有人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事,学生爱怎么都就怎么读,老师不必操心。也有人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在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学生想阅读什么就有什么,何必多管闲事。殊不知,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很难自己走进阅读的大门。更何况,在线碎片化阅读信息过多,鱼龙混杂,质量无法保证,也会影响阅读的专注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可以开展好书推荐活动。邀请当地名师、专家向学生推荐好书,介绍阅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任课教师也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拓宽视野,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要提倡阅读纸质经典读物,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品位。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要经常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学生可以评点书中的人物、事件,可以分享读书心得,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碰撞思想、交流情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少一些随意贴标签,多一些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阅读,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他不是读书的料”,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他们的阅读能力不行”。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

学校要扎实推进阅读工作。活动要有方案,明确时间安排、活动开展、方法指导、成果汇报、检测考核等各个环节,并保证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活力,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培养习惯、提高水平。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倾向、喜好。指导学生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感受到乐趣,阅读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辩证  辩证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处理  处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