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开课”的形式与全校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内容及方法上的研讨,是教师常规的教学研讨活动。上公开课、听公开课,是教师业务研修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发现及培养名特优教师的重要载体。
公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节公开课。但是,喜欢上公开课的教师却不多,有少部分教师甚至想办法躲掉公开课。
例如,开学初各教研组在制定公开课安排计划时,少数教师会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看看学校重大活动(如期中或期末考试、运动会、大型社团活动等)安排在哪一周,就申请将自己的公开课排在哪一周,希望因全校性活动躲掉公开课;还有的教师申请将公开课的时间安排在周一第一节或周末最后一节,希望参加听课的教师越少越好。
公开课是展示教学能力的重要舞台,为何部分教师不愿意上,甚至还想方设法“躲掉”呢?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在公开课组织上缺乏新意,持续多年以“轮流坐庄”的方式排顺序表,致使公开课成为一项机械性活动;二是部分学校只关注教师是否上了公开课,不关注上得怎么样,导致教师认为公开课没有意义;三是部分学校以“留痕”的形式对公开课进行管理,每节公开课都要拍摄3张以上的照片并发布到学校公务群中,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引发教师反感;四是对公开课后的交流研讨重视不够。
改变部分教师躲公开课现象,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改革公开课的形式。以“轮流坐庄”的形式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节公开课,并不可取。为了突出公开课的交流研讨作用,学校应结合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开设有针对性的公开课,如新教师入门公开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特级教师公开课、50岁以上老教师公开课等。每一类型的公开课由哪些教师授课,应由该类型教师讨论决定。
改变公开课管理方式。目前,学校对公开课的管理仍拘泥于是否在规定时间上了公开课、上课图片是否发到公务群等形式导向,缺乏专业导向的评价。教务及教科研部门在管理公开课时,侧重点应放在教材的开发能力如何、教学理念及方法是否先进、教学基本功怎么样、学科育人作用如何以及哪些地方值得推广和改进等专业维度。如果参与公开课有助于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打造公开课品牌课堂。如果教师们都认真、积极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公开课的质量就会提高,品牌课堂就会不断出现。教学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开课品牌课堂的打造,让上公开课及听公开课的教师有所获,让公开课成为发现、培养名特优教师的舞台。
公开课是助力教师成长的重要载体。教师躲公开课,表面看是公开课计划没有完成,实则是公开课的组织及管理出了问题。如何提高公开课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师参与公开课活动的积极性,是学校教务及教科研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