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上述要求不仅对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质均衡”的明确目标,还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实施方案。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是影响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首要矛盾,直接影响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了资源配置先天投入不足、建设不到位,还与布局规划不合理有关。比如,农村学校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集约效应和办学规模,影响办学水平。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适龄儿童的受教育需求。
出现这种状况,与中小学布局规划只参考户籍人口、忽略常住人口有一定的关系。如今,农村户籍人口多但常住人口少,城镇户籍人口少但常住人口多,流入的有入学需求的适龄儿童不断增加,如果仅按照户籍人口及人口出生率配置教育资源,农村学校会日益“空心化”,城镇则学校“一位难求”。
“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不仅是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基的需要。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分类实施乡村和城镇教育资源布局规划,优质均衡效应很快就能凸显。
在农村地区,在保证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将不再依据村镇分布和户籍人口分布配置教育资源,而是按照就近、互联、集团化办学、建设寄宿制学校等方式,集中、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在城镇地区,在充分考虑城镇人口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建设蓝图、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人口流动及聚集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
依据常住人口核算分配教育资源,既能保证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到位,又能化解农村缺、城镇挤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尴尬。随着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等举措的实施,缩小义务教育城镇、校际差距的目标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