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强化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抓好评价是关键

近日,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在省内所有大中小学新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及时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学生劳动素养,并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将劳动素养评价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有利于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然而,劳动素养评价不是简单的事,如果不客观、不真实,不仅有损升学录取的公平公正,还会挫伤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开好劳动教育课程,通过课堂实施评价。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同时强调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福建印发的《方案》对《意见》进行了细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专题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原则上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参与课堂劳动和校内劳动的态度、效果等方面,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是重视校外劳动,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进行评价。劳动教育重在参与和体验,学生亲身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学校在开足、开齐校内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外劳动或志愿活动。福建省明确规定,省内所有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周或劳动月,这也为学校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可以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依据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和学生劳动技能特长,分批次组织学生到校外劳动基地参加适当的劳动项目,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

三是提供舞台,通过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劳动成果是学生参与具体劳动项目的显性标志,既可以看出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也可看出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学校要搭建舞台,定期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现场展示自己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并据此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基础,以定量评价为补充,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效果。同时,要坚持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状况。

四是系统设计,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系统。为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参与课内外劳动的过程和结果。

此外,学校还要建立劳动教育评价公示制度,学生何时参加劳动、劳动时间长短、劳动效果如何,要经得起全体师生的质疑和追问。对于弄虚作假、蒙混过关者,一经查实,要给予当事人严肃处理,以培养学生对待劳动的诚实品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词条  抓好  抓好词条  强化  强化词条  劳动  劳动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