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教师培训机构两年来,国家政策、社会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更重要的是,“双减”政策落地,从上到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机会深入基层学校观摩督导,充满了欣喜和期待。
首先,办学条件彻底改善。不论是乡镇中心学校还是农村边远教学点,房屋坚固,教室宽大,音乐、美术、实验、图书、阅览等功能室齐全,厕所、食堂、学生宿舍建设标准。教室里不仅有移动黑板,还有电子白板、一体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教学需要自由选用教学方式。
其次,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动身前,有关部门安排了督导项目,大到安全、防疫、教学、教研,小到教案、课堂、作业。实地一看,各种材料归类管理,要计划有计划,要总结有总结,要记录有记录。长远如规划,中期如计划,近到教案的撰写、批阅,真正达到了规范、精细与精准。
如果不深潜,挑不出一点瑕疵。但仔细观察发现,师生阅读并没有明显改善。之前到过一所省级示范学校,阅览室不缺报纸、杂志,但缺少专业性学科类报刊,包括语文这样的基础大类学科。学校图书室没订购,是不是下放到了各教研组?询问管理人员,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走访多位教师发现,教师自己也很少订阅专业性学科类报刊。农村学校更是如此。
专业性学科类报刊对备讲辅改考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也是教研的重要支撑。校内教研、片区联盟教研、各种层级的赛课、论文、课题等都已纳入教师考评范畴,教师在教研方面投入的时间也不少,但教师的认识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却要打个问号。
多年前参加一所农村中学的教研活动,听了课之后,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优点多集中在形象、语言、板书方面;缺点多从课堂气氛、内容讲述说起。但谈到建议,又回到了优点。课程标准第二次修订过去好几年了,这些教师却还在用“原始”的话语评课。评课离开课程标准,终究难以达成共识,也起不到改进教学的效果。
听过一节语文课,教师一方面按照教学用书的提示讲解课文,一方面用课件展示。课后交谈时,我问其是否知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他说知道,学校组织学了,还写了心得体会。当我问及课件为什么还是“三维目标”时,他有点懵,再问及语文的核心素养,他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档案盒里,有教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教师手边有学校打印的课程标准。如果按某种评估指标看,这样的结果不能说不达标。但从投入的时间和取得的效益看,这样的结果又令人失望。
新课改以来,专家总结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即“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但从实践来看,基层教研多缺乏专业引领。那么,靠谁来引领呢?一是当地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如课标解析、教材解析。二是订阅专业报刊,某一政策或课标、教材一出,专业学科类报刊会邀请专家学者充分解读,帮助教师理解消化,教师中的一些佼佼者也会先行一步,带头设计出运用新课标新教材的案例。对于这两类“引领”,我更看好专业报刊。前者或受限于培训者的水平,或受限于参训者参训时的状态,培训效果难免会受到影响。此外,深奥、宏大的问题不是靠听一次讲座就能解决的。专业性学科类报刊聚集了全国范围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且对教师的“培训”是多次、持续的,有助于教师慢慢领会。
当然,也有人质疑,信息时代,网络上什么都有,如果愿意成长,自己在网络上下载就好了。网络资源确实便利,但教师获取信息需要一定的指引,需要从专业性刊物获得提示信息,才能更深入地学习。笔者身处偏远闭塞的小县城,正是靠着这些刊物的指引,发现了一篇篇好文章,从而与专家对话,在日积月累中收获了成长。笔者也希望校长、教师重视专业性学科类报刊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用好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推动教学、研究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