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治理“教育乱收费”不能仅靠事后查处

教育乱收费是教育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却一直未能彻底杜绝,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相关事件被曝光。例如,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学校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违规收费,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部分学校违规收取捐资助学款……虽然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影响恶劣。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乱收费都会被曝光。如果有没被曝光,个别学校难免会存有侥幸心理。要禁止这一现象,不能仅靠事后查处,应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及法规层面堵住乱收费的漏洞。

一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让学校不想乱收费。教育经费管理由地方财政局与教育局双重把关,每一笔费用的使用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乱收费的钱之所以能被少数学校“收上来”且“花出去”,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经费管理存在漏洞,学校存在“账外账”,即人们所说的“小金库”。所以,要加强教育经费收支系统建设,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让该收的费用在系统内明明白白地呈现,让不该收的费用被及时拦截,让“账外账”没有存在空间,个别学校也就不想乱收费了。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让学校不能乱收费。从已曝光的乱收费案例处理情况来看,大多是媒体曝光、通报批评、退还相关费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等,缺乏具体的制度干预及规定。由于乱收费的钱款并未进个人腰包,且在很多人看来,乱收费现象是“学校的行为”,而非相关责任人的个体行为,个别学校在经费不足时就会动乱收费的念头。要加强制度建设,分别明确学校法人、相关责任人、财务人员等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学校,让学校不能乱收费

三是向社会公布教育收费款项,让学校不敢乱收费。学生应该缴纳哪些费用?缴纳多少?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当家长们明确知道该缴哪些费用时,就会对不该缴的费用说“不”。所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每所学校的收费款项及收费标准,学校在开学初将本校收费情况告知全体家长。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和社会的监督权,促进教育收费规范化,是成本较低的教育收费治理模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乱收费  乱收费词条  查处  查处词条  事后  事后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