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义务教育城镇化进程放缓,留守儿童数量继续减少;城乡教师差距依然存在,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指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任务依然繁重,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目标仍有挑战。(1月9日 中国青年网)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地方政府及乡村学校要克服“唯分数”“唯考试”惯性,走出培养“小镇做题家”的阵痛,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特色发展,把更多农村孩子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要树立乡村教育振兴的信心。当前,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乡村教育振兴缺少起码的重视,一些乡镇学校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能力不强,对新观念、新教法、新技术不能很快消化接受,“满堂灌”“题海战术”依然“涛声依旧”。有鉴于此,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祛除撤留纠结,优化布局规划,树立乡村教育振兴信心,科学回答乡村教育“怎样办”“如何办好”等一系列问题。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补齐乡村教育振兴认识短板,不断增强乡村教育的造血功能,夯实乡村教育振兴的思想基础。要多一些雪中送炭,祛除“填坑”心结,最大限度释放政策、项目、师资、资金利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着力建设“小而美”“特而美”的乡村学校。
其次,要补齐乡村教育评价短板。地方政府要科学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树立“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价值导向。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内容,研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绿色指标”,坚决摒弃“唯分数”的学校评价体系。要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聚焦立德树人主业,紧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制定完善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要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错误做法,坚持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促进个性成长、多元发展,建立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这些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实际,采取绝对标准与相对评价、特色评价、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乡村学校要办出乡村特色。随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城乡在办学条件、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乡村教育能否弯道超车,关键在于能否增强“软”实力。客观来讲,乡村学校为了还清发展欠账,模仿、复制城市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学模式、管理理念等,可以少走弯路,也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共性可以照搬,个性不能复制。离开乡土文化,无限照搬,“关门”办学,乡村学校很难办出自身特色。
乡村学校必须也只能够立足和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和利用脚下资源,发挥乡村孩子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山川河流、田野土地近距离接触的优势,推进乡土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乡村学校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的研发,增添教育内容乡土味儿,推动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一方面,乡村学校可以将自然风光、田间劳作、手工技艺、传统食物、民俗礼仪等纳入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库,重点开发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建筑、乡土风俗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之中有机植入乡村元素、乡土特色,研究教育教学“乡土化”,不断增加乡村教育教学的成色、温度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