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言:好的环境能使坏人变好,坏的环境能使好人变坏。这里的环境指的就是文化。 正所谓:文化如风如水如海流。如风,风化百代;如水,水润九州;如海流,既泥沙俱下,又荡涤万秽。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为达到盈利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法所综合起来构成的组织行为模式和氛围。 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事方法,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内外两方面,内部可分为管理和领导两部分,其中管理部分有做事的流程、制度、监管、技术防范;领导部分是指育人和领导力;外部是指如何树立企业形象问题,企业形象的树立靠科学的CI,即企业识别,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3部分。所以,企业文化操作应从流程、制度、监管、技术防范、育人、领导力、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9个层面进行。要构建健康良好的企業文化,这九个层面必不可少,而且不同的层面之间有互相促进作用。(景素奇)
从管理国家到管理企业,二者之间往往有相通的地方。什么制度适合当时的管理,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来管理,那不是由管理者幻想来规划出来的,而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管理思想与模式运用于企业当中。管理对象的物质环境变了,被管理的人文背景变了,管理也要随之改变,所以管理也是与“时”俱进的。近年来,在洋派管理学大行其道、强调“执行力”和“没有任何借口”的当儿,中国的管理也逐渐趋于提取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运用于管理了。从《麻辣三国》、《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再到《情境[鹿鼎记]》《梁山政治》等书大受追捧的程度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观念的比拼让管理学不断出新,既带动了管理者的思考,也带动了读者的阅读和思考。其中成君忆的书最为引人关注。正在于他那“新古典主义”的主张:“回归传统,崇尚道德,无为而治”,对管理做以最新诠释与赋予创新的思想与观点,所以才倍受瞩目。他对中国企业这种塑造明星老板的做法非常看不惯,也不欣赏员工所谓的自我实现。他倡导的团队精神是一种爱与和谐,一种非物质的指标。其实造成这种现状并非偶然,因为现在中国的太多的企业已经厌倦了照搬或是沿用西方一些洋派的管理思想、风格与模式。因为现实是,管理学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早已博大精深,很值得我们反复研究和运用。这些管理思想可以从渗透在一些我国重要的著作和文学作品中,如《周易》、《贞观政要》、《资治通鉴》以及《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著名小说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小说,只能是小说。或许这样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没有更多的渊源。但仅从故事的人物传记成败看,一种管理的成败,要看这样的管理是否因地制宜,是否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是否依据事物的物质环境和人文来做管理调整,适者生存。
对于企业的环境文化,企业无力去影响它,但不可不察,只有察清了,因势利导,才能尽快适应环境,避免因水土不服而造成损失。
西方当代企业的最新管理思想,方始确认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经营中最主要资本,以较管、荀去之远矣。实质上,西方企业的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仍然没有摆脱开以人为资本的基督教文明中的暗礁阴影。日本的当代企业提出造物先造人的理念,确实落实到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仍然没有触及到管理思想和方法中的根本深层次--心的管理。心的管理--管理思想的根本之道;也早在《管子》四篇中,处处体现出管理艺术的精蕴,也闪现着管理思想的智慧。心的思想--治心、安心,不仅是企业的终极理念,更是治国安民的良方上策。当代的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合乎自己民族特色的管理思想来作为撬动新经济时代国治民富的支点。而心的管理思想恰恰又可以作为深造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支点。也为如何深造当代中国企业文化提出了明确的引导。达道人提出的零项修炼--心的解放--现代培训项目,正是结合人的管理和心的管理的支点;透过零项修炼可以使追求卓越的一代新企业家们更好、更快、更到位的升华到心的管理层次上。远比哈佛大学的心智行为研究计划实用、有效并且一步到位。张庆源所著《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家面对的问题》书中提到:右脑思维战略左脑思考战术。很可以作为对零项修炼的另一种注解。他说:决定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路,这两者又来自于企业家的大脑。人的能力,在于整合左右脑平衡的总体效用。偏执一方,都会影响人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蓝色巨人IBM公司的厂训只有两个字:多思。21世纪,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思考问题理更全面、更深刻、更长远。这要求企业家要用右脑来思维战略,用左脑思考战术,以正合,以奇胜,用一种创造性思维保持自己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