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管理“管理者”的人。因此,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制度化过程既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它,人们能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地表达自己的企业文化,挖掘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剖析劣质文化及时摒弃,对照外界环境,汲取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固化的过程,随着对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认同,人们在接受制度文化的同时,又会反对与制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面容易让企业拘泥于制度文化,而忽略企业的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又会让企业抵制外来文化,抑制吐旧纳新的过程。制度化过程能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认识制度化过程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利弊,有利于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并有效地避免制度文化给企业变革带来的阻力。在变革前,我们要预见变革后企业文化与现有制度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策划制度变革的有效方法,在变革时有计划地实施制度变革,变革后,密切关注原有制度对新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时纠正。 ◆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能扮演中层文化的角色,却不是中层文化的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同心圆说”,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内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外在表现,中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运行机制,内层文化就是要指企业的价值理念。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指导和约束着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的行为,是企业运行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但却绝不是唯一表现。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机制只能尽可能全面地用制度来表现,却无法用制度来完全表现。制度化过程与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过程总是存在着时间差,或是滞后,或是超前,制度化过程只能尽可能及时地反映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而无法同步反映。
小店企业文化建设要点一、店主自己或请人,根据自身情况及发展要求,拟定企业经营理念 诸如: 笑对顾客、奉献社会、永不欺客、坚持创新等。有理念则发展,无理念肯定不会发展。理念要诚,立意应高,放眼长远。理念内容常训导,有关位置帖标语。二、制度从严要求,生活关心员工。 奖罚考核从严掌握,工作气氛保持轻松。三、设立表彰项目: 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优秀厨师、服务之星、微笑天使、成本节约、创新建议、销售能手等。口头表扬,墙报表扬,发放证书、奖金、奖励附近旅游等。四、组织业余活动 几个人,也可爬山、下棋、打牌、附近旅游、卡拉OK、跳舞、看好电影等,店主一 同参与,交流感情。五、有意控制: 员工间乐于互相协作,不许形成帮派。以工作能力站住脚及获得晋升,而不是吹捧、拉拢上司得势。六、员工身体不适,给以关心爱护。 对不守纪律的员工,先教育,仍不该,辞退,以保持员工队伍的纯洁。对不干实事,专事挑拨、拉拢、非善意讨好上司 者 ,果断辞退 ,以保持企业文化的纯洁。千万不能因为这种人常讨CEO的好,CEO喜欢而不忍心辞退;这种人常讨上司的好,千万不能因为有人说情而迟疑不决。留了这种人,坏了企业根。许多店主对此认识不够,要引以注意。七、定期开会,只是不要开得太多。 晨会,周会,月会,年会。管理人员讲话,布置下段工作。员工发言,互相交流,沟通思想。八、企业文化搞好了,加上制度管理,经营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择才,道德水平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其能力水平。在企业来讲,就是企业的员工必须认同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比如:人力资源部是选人、用人、考核人的关键部门,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不能奢望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力资源部主管能够选择道德高尚的员工,这就如我们不能奢望小偷来做公司的保安人员一样。如果CEO不幸或一不小心雇佣到这种员工,那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出发,快刀斩乱麻,马上辞退,以绝后患。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存在先天不足,那么企业在选择时就应该慎而又慎了,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陪葬品。如果企业在内部埋下了祸根,那么企业最终会遗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