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治上讲,其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从军事上讲,其实空前最大规模的围歼战。此战役最血淋淋的事实是秦国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同时还诞生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提起长平之战,我们都习惯于用此讥讽没有实际经验,而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军事人才。但笔者此文不敢说为赵括翻案,至少想从另一角度解读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无需赘述,但我们习惯于将此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老将廉颇与秦对质的接近三年不出战;二是秦、赵易将,秦以白起为帅,赵以赵括为帅,最后白起诱敌深入而切断赵军粮草,最后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对于此段史实,我们几乎清一色地感叹秦国反间计的成功,同时嘲笑赵括的纸上谈兵。但笔者此文确实想为赵括鸣几分不平,即难道赵括的错误真是纸上谈兵吗?
对此我们一定要普及一个概念,即战争一旦进入僵持期,双方实际是开始了后勤保障地拉锯战。廉颇与秦对质三年,表面看战略正确,但同时也把赵国推进了后勤补给无尽的深渊。虽然战国中期经赵武灵王改革,曾经国力大盛,然而相对秦国商鞅变法,赵国改革局限于军事领域,政治经济改革则相对薄弱,所以在僵持战的巨大消耗中,赵国更希望结束僵持,这才是赵括登场的根本原因。所以说赵国行政体系不可能幼稚到一个反间计就换将,主要是其国力无以维持廉颇僵持对质的战略意图,因为赵国之综合国力要劣于秦国。
赵括此时登场并不完全依靠其才干,而是赵国必须要开始战略决战的大背景。从后来赵括带头战死的英勇事迹看,如果赵国全国、全力死拼不失为上策。所以笔者此文想替赵括说两句,赵括当时冒然出击秦军确实不当,但当时的大背景已不容赵国继续与秦帝国僵持,面对巨大的消耗,赵国不首先求变,结果依然是一种失败。而且后来秦昭王把15岁以上的秦国壮丁全部征发到长平助战,足以说明双方都倾巢而出。当然不排除秦国当时采用军事、外交的立体攻势,更说明赵括的失败绝非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至于武安君白起在战役中起到的作用更无须赘述,但笔者还是想提醒大家,在国家间倾国之力的战争中,首先还是拼后勤保障,而后勤保障只是国力的一个窗口,而国力又比的是制度设计,所以在商君改革开放的总设计之下,不管赵括是否纸上谈兵都改变不了赵国失败的命运。所以长平之战的结局也绝非军事上战术或战略失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