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谁是商末周初最“百无一用”的圣人?

   在商周交替之际,有两位“圣人”级的人物最受人推崇,孔子推崇他俩为“古人贤人”、“求仁得仁”,儒家推崇他俩“仁孰大焉”,司马迁专门为这哥俩立传称颂,韩愈更是对他俩推崇备至,称赞其“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这两位“仁人至士”,便是著名的伯夷、叔齐

不过,依笔者看来,伯夷、叔齐,不足为圣,反而是商末周初最“百无一用”的书生典型。

伯夷、叔齐的故事,第一件是“让国”,孤竹国的第八任国君墨胎初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墨胎初想要三子叔齐为继承人,但没有确定好“太子”之位就去世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伯夷认为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由叔齐来作国君,而叔齐认为自己做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结果两人一直推让诸侯之位,最后同时离开了孤竹国。两人走后,反而是最没希望的二子亚凭被国人推举当了国君。“让国”是贤吗?最没本事的当国君,没有治国能力,是不是老百姓受罪?所以毛泽东评价二人不但不贤,反而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的人,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颂的。

伯夷、叔齐第二件参政的事,是商纣王组成了一个上邦使团出使周朝,使团以纣王之兄微子为首,成员除有胶鬲、伯夷、叔齐等。微子和胶鬲接受了周武王“灭商兴周”的策反,成为周朝在商朝的“间谍”人员,而伯夷、叔齐没有同意。伯夷、叔齐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告发微子、胶鬲,属于既不帮商也不帮周一族,立场不坚定的“中间派”。中间派有什么价值呢?依我看没有什么价值,有你没你一个样。

伯夷、叔齐第三件事,是阻挡武王伐纣。他俩明知道纣王暴虐,只不过以臣不能伐君的理由进行阻挡。哥俩对武王说:“你父亲刚死,还没有下葬,就轻用刀兵,这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竟然要去动武杀害自己的君主,这能称得上是仁吗?”,典型的书呆子形象,阵前动摇军心,气得武王差点杀了他俩。多亏姜太公一念之仁,解救了这老哥俩。既不能帮助纣王改恶从善,进行劝谏,又没有更好的方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单一劝谏武王不能以臣伐君,有什么意义吗?什么意义也没有。

伯夷、叔齐第四件事,是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哥俩誓死“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靠采薇维持生活。薇,俗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其实就是一种能吃的野菜。天天吃野菜,能不营养不良吗?偏偏来了个催死鬼,有个士大夫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说:“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无言以答。普天之下,莫非王王,率土这滨,莫非王臣,既便是野菜,也是周朝的。伯夷、叔齐还觉得人家质问的有道理,于是便不再吃薇。最后怎么样?连野菜都不吃了,只能活活饿死。饿死之前,哥俩作歌一首:“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饿死虽有气节,但这气节有什么用呢,幻想以前的圣人时代,有什么价值呢?遇事不知变通,是利国呢还是利民呢?

说伯夷、叔齐是“圣人”,有点名不副实。但他俩确实是“好人”,最起码爱好和平。但这样的“好人”,无益于推动社会进步。他俩是理想派,而非实践派。从他俩的故事中,没有看到他俩有什么样可实行的政治主张,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做了无谓的牺牲,成了一个不爱惜生命的人。和他俩类似的,还有孔子的学生颜回,基本没有生活能力,虽然气节可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最终营养不良而死。司马迁因此在《伯夷列传》中发出质问: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伯夷、叔齐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我只是佩服他们的气节,但始终不认同他们的作法。清朝诗人黄景仁写过一首《杂感》诗,诗中写道: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伯夷、叔齐给这首诗做了最好的注脚,他俩大概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典型形象吧!(孙玉良 陆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初  周初词条  百无一用  百无一用词条  圣人  圣人词条  
史评

 黄巾起义为何被扣上反动的帽子?

中国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展开)

史评

 《洛神赋》中的绝色美人

曹植一篇《洛神赋》不仅写出了洛神的风采和神韵,也向后人展示了三国时期的一位高雅端庄的女神——甄宓。其实《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曹植在其嫂子,也就是曹丕之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