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朝鲜原本都属于统一的朝鲜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分裂为南部的韩国和北部的朝鲜。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之外,韩国和朝鲜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是一样的。
中国的端午习俗大约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韩国(朝鲜),在朝鲜王国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清时代)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端午节自然也在其列。当时学者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记载:端午日,男女儿童要化上“端午妆”,用菖蒲水洗脸,涂上胭脂,削菖蒲根做簪子,“遍插头髻以避瘟”。同时又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因为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也有端午日采集艾蒿,用艾蒿做艾饼食用的习俗。因此在韩朝,以菖蒲、艾蒿作为主要避邪药物与中国端午节习俗是一致的。朝鲜李朝学者金迈淳在《洌阳岁时记》中记载:(朝鲜)国人称端午日,水濑日。谓投饭水濑,享屈三闾也。地之相去万有余里,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谣俗不改,精爽如在,何令人感慕至此也。
2005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江陵端午祭”是以酿制神酒开始的,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
端午祭特色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在端午节时举办的韩国传统节日庆典与习俗,旨在继承和发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
江陵的端午祭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型祭奠礼仪,而是这一地域大规模巫术祭礼的全民庆典活动。韩国早在1603年就有关于江陵端午祭大规模庆典习俗的详细记录。江陵的端午祭祀活动在古时称为“部落祭”,除有保存文化、辟邪求福功能,还蕴含陶冶民众性情、防止各姓族群间的分裂以实现社会大同的目的。这种共同体礼仪的延续是“江陵端午祭”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直至现在,每逢端午,江陵人都要举行祭祀和相关集市活动。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算是纯正的江陵人。这些庆典均与本地区的有关神话传说相联系,意味着“地区历史”“地区人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敬奉的对象,成为自己独立的信仰体系,因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现今流传的江陵端午祭除有韩国端午祭的共同传统习俗外,还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内容。
在韩国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
算起,一般要举行5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农历3月20日“谨酿神酒”算起,到5月6日祭祀结束,则长达一个多月。这种庆祝方式,通行于以江陵市为中心的岭东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关岭。
江陵地区的端午祭,除指定的祭礼、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其中的祭祀仪式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或大关岭城陛,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是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韩国江陵端午祭既受中国端午文化的影响,又与中国的端午习俗有很大不同。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不同。它以韩民族自己的方式,结合韩国民众的需要和审美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韩国端午祭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营蒲水,或用营蒲露化妆,称为“首蒲妆”。在历史上,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遗产保护
20世纪60年代,随着韩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加上受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大批民俗文化学者倡导保护韩国的无形文化遗产。
1960年,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权教授发现,江陵市举办的端午祭活动规模最大,且很有特色,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于是写了调查报告,向韩国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评委们对民俗文化缺乏了解,直到1967年这项提案才正式通过。
1962年3月,韩国成立了文化财委员会,下设专门文化课负责全国文化遗产的审查与论证,负责定期对文化财进行审议o"‘、、_1962年l月,韩国出台《文化财保护法》,落实对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1967年,江陵端午祭被指定为韩国“文化财13号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受到法定保护。
2004年6月11日一27日,韩国举办“2004年与千年端午节同乐—江陵国际观光民俗节”,将江陵端午祭祀与国际观光相结合,邀请世界各国参加,取得巨大国际影响。
2004年,韩国表示,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引起各方关注。
2005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江陵端午祭正式提出申请。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
保护模式
定位准确
端午祭,虽然与中国的端午节在时间上有相合之处,最早也可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但从现行的仪式、活动期限、规模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它与中国的端午节已有原则不同,的确是属于韩国民众自己的一项民俗活动。
韩国对“端午祭”的定位十分明确:民俗“庆典活动”。它始于“端午节”的风俗,如今发展成为“尝试新文化、探索新生活方式”的现代庆典活动。其所“包蕴的是民众巨大的希望、平凡的生活哲理、隐藏在人心背面的欲望”。
独特的民间信仰与民众的自主参与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项大型的庆祝活动,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韩国民众信仰和农时活动。因此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根”,是贯往着该地区民众共同信仰的那些基本的祭祀礼仪。对此,江陵人始终坚守不移,不管环境与时代变化有多大,他们都虔诚地按原来程序进行。它的祭仪,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形态。在民众心目中,只有如此才是江陵的端午祭。这种认识与守持,有力地维护和传递着活动的原始生命力。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
“端午祭”至今还生机勃勃地传承着,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依然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那些传统的祭祀仪式、风物游艺,依然存活在当今江陵人的生活当中,是人们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正是民众的自觉参与,推动着传统自然地传承与衍变,生生不息。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五月初五被认为是天体居于宇宙中心,万物之气相聚,因而是最为丰胶的日子。传统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这天被认为是年轻人最容易动情的日子。因此,一到端午节年轻女性就穿上美丽的韩服荡秋千,以吸引男性的注意。而男子则多在摔跤上较量高低,展现自己的力道。是什么东西吸引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不能不归结为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财产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经验借鉴
从韩国申遗的案例中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只有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了,文化才会丰富多样,文化创意才不会枯竭停滞,文化产业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国民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
充分发挥民俗学者的作用
民俗学者在韩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每年的传统活动,都有民俗学者积极介入。这种学术参与,为传统文化保护注入有益的智力支援,促成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民俗学会前会长、中央大学教授任东权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首先发现并热心关注的。经他的提议,1967年政府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第13号。从此,这一活动有了制度的保护,获得传承与创新。而面对一些由濒临灭亡而走向复苏与发展的事项,韩国民俗学者展开认真反思。他们认为,值得吸取的教训是:过去许多无形文物消失在无所需求中,如有符合现代需要的无形文物,必须使它们得到复苏。探讨文化有无继承的价值固然重要,但继承文化的意志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无法强求子孙无条件地接受传统价值和生活,但应该让他们体验过去,并给予甘心继承的机会。
积极开拓保护空间
“保存”以“存”为目标;“保护”则不同,它以“养”为目标,是对对象生命系统生态整体的保养与呵护,着眼于民俗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江陵政府和人民既用心守护“端午祭”的生命之根,又主动从现实吸取滋养,不断开拓新机,最终实现了传统的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有许多新的内容自然会补充进来,这一点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江陵端午祭的组织者十分明确“人为明天而活着,热切的渴望与理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作为民俗活动,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动项目。
高度尊重祖先遗留的文化遗迹
国土面积狭小的韩国,在文化领域取得成功,首先在于他们对过去的文化遗存具有的高度尊重,而不管它是否能够带来利益。尊重祖先,重视传统,尤其是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让人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喜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是有清醒的意识。能够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到分级保护。韩国人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偏爱到了“爱财如命”的地步。他们把文化遗产称为“无形文化财产”,确立了国家级无形文化财产100多种,地方级无形文化财产20。多种。民间文化大部分被囊括其中,并且通过文化节加以传承、演出,使它们不是成为博物馆中僵死的标本,而是构成韩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