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乌镇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农历一年之首,俗称“过年”。

  乌镇人过年,早在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已准备,各街、各坊设专人于每日黄昏敲锣击梆,沿街巡走并时而高呼:“寒天腊月,火烛小心,前门关关,后门重重,柴间看看,灰堆皇皇,谨防贼盗,门户要紧。”抑扬顿挫,如歌似吟,值至除夕。至今西栅仍有巡更老人值职,俨然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个月的街市人头济济,热闹非凡。农村人上街除卖农产品,主要买年货,镇上人也陆续备年货了,老街深巷中,家家户户挂出了腌制的鸡鸭鱼肉等年货。一晃就到了廿三,年味渐浓,人们更忙了,民谣云:“新年到,真热闹,廿三来送灶,廿四把尘扫,廿五吃豆渣,廿六打年糕,廿七办年货,廿八贴春联,廿九祭祖先,三十来过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夜,俗称“送灶日”,家家户户都把灶家菩萨送上天。为了让灶家菩萨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说好话,主人家都用黄南瓜煮熟和米粉做圆子,俗称送灶圆子;有的还用此粉做成元宝、更有做成聚宝盆的。虽说吴俗、越俗有别,乌镇属吴,镇上可能还是吴俗为多。送灶时先将灶君马嶂从灶君堂里请出,在灶山上放置送灶圆子、糕点、水果和酒斋请。其中还必有一盆糖塌饼,意在把灶君的嘴粘上。斋他、请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但总还是有点不放心;干脆把嘴粘上,什么也不说,那就更保险了。祭拜后,把灶神马嶂放人纸糊的轿子里一同焚化。待除夕过后,大年初一凌晨再把天上的灶神接回来,俗称“接灶”。民谚“灶家菩萨湿脚上天,干脚落地”。根据民间经验,大年初一会不会下雨,关键是看腊月廿三的天气,如果廿三下雨,初一就不会下雨;如果廿三晴朗,那么初一准会下雨。

  腊月二十四日掸尘,户户扫除,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廿五整天素食,且有以豆腐渣充食的习俗,传说这一天是“天开眼”,也即玉帝下降权摄灶君事务,察人善恶,因而人们虔心斋戒,吃豆渣,是让玉帝见到人们很苦,以求来年赐福,让人们丰收,过好日子。廿六、廿七、廿八忙着打年糕、摊糯米镬糍(锅巴)、办年货、贴春联,准备过年了。

  乌镇四乡几乎家家打年糕,少者十几斤,多者上百斤,过年吃不完的,用水浸在七石缸里。打年糕一是寓意“年年高升”,二是本地有农历二月初二吃撑腰年糕的风俗。乌镇南郊的农户有廿七廿八夜请神的习俗,俗称“拜利市”,摆开八仙桌(因请外神,桌子需旋转90度),竖起六神牌,点燃香烛,供上猪头(俗称利市头)、猪大肠、猪尾巴、猪前爪(“有头有尾”,意味着供奉了整头猪)、烧熟的公鸡(鸡屁股上还要留上三根鸡毛)、大葱和大蒜(意思是“算得通”)、活鲤鱼(拜完利市后放生,寓意来年“鲤鱼跳龙门”)、年糕(年年高升)、粉丝(粉丝如蚕丝,放上粉丝寓意明年蚕丝有个好收成),以及水果四样:菱角(谐音“灵巧”,代表以后生的孩子聪明乖巧,或者是已经出生的孩子将来要崭露头角)、革算(“革算”的土话接近“辟邪”,意味着来年避过灾祸,平平安安)、橘子(“橘子”即“结子”,意味着子孙繁衍,代代相传)、甘蔗(越老越甜,寓意老年生活幸福安康),然后焚香祭拜。拜完利市后,放爆竹庆贺来年有个丰收年。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祭祖,一般人家上祭三代,各代有几个祭祀对象就摆几副盅筷,所用供品与请神差不多,然后全家长幼依次叩拜,焚烧元宝。祭拜过祖先后方可吃年夜饭。

  《乌镇志》(2001年版)记载:“大年三十(十二月小者为廿九)称除夕,乃农历岁尾,亦称年三十或大年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长辈给孩童分发‘压岁钱’。是日更换桃符、门神,贴春联;檐前插芝麻梗,谓之‘节节高’。尚以红纸束翠柏,遍插门上、床上、船上,或用红纸剪成各种吉祥图案粘贴其上。供祭之物都签红橘于柏枝上著之,为‘百事大吉’。”

  年夜饭比平常要多烧一点,吃剩的饭用淘箩盛起,留待新年里吃(俗称“隔年饭”,寓“隔年有余”),在饭上插上筷子,再用红丝绵绕一圆圈,圈内放菱角、革葬、橘子、甘蔗等果品,象征每个家庭成员均能得到“聚宝盆”。乌镇四乡的农家现在还有此风俗。

  除夕之夜,一家人欢聚一堂,谈笑嬉戏,通宵达旦,守度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晚。民国时,南栅朝南棣的乌青镇电气公司(创办于1924年旧常供电至子夜十二时,年三十全夜供电。有的店家营业到半夜,镇上的大户人家在大门两侧挂着红色姓氏堂名的一对灯笼,并在年三十夜“拜利市”,两桌相并的台面上摆有熟猪头(即利市头)和留有尾毛、口含青葱、烧熟了的白鸡和其他供品。桌正中上端吊着一条活鲤鱼,以示鲤鱼跳龙门,桌下正中盆内水中放着游动的活鱼,示意年年有余,神牌侧的淘箩里放满米和发芽豆,中间插一束筷裹着冬青柏权夹着带壳长生果(花生),称为四季长青的聚宝盆。桌两边放着长形年糕,上放粉制元宝,样样好口彩,以求开年大吉大利。家家点着大红蜡烛通宵达旦,称为守岁。

  新年第一天俗称大年初一。清晨起,整肃衣冠,开门燃放爆竹、燃香点烛“迎喜神”;到中堂祭拜天地,谓之“接天”;尔后“接灶”,把新请的灶神马嶂放在神完里,两面对子的内容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一家司命主,万载降福神”,至灶君堂前上香点烛,摆干果斋灶接请灶神下界;再拜祠堂及先人像;然后拜家长,长幼递拜,是谓“拜年”。早餐吃糯米细圆子,称“顺风圆”。孩童都穿新衣、着新鞋,晨起先取床头“寸金糖”,以求新的一年里“称心如意,甜甜蜜蜜”。清、民时,乌镇人初一不拜客,出门走喜神方(旧年习俗,指历书说正月初一出门向哪个方向走吉利,属按历书所说喜神方向走。此习俗现已废)。邻里亲朋相遇,抱拳作揖,互道“恭喜发财”。

  农历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间相互做客拜年,有客人上门,先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镬核(锅巴)茶,接着泡熏豆茶(里面有熏豆、芝麻、胡萝卜丝、青橄榄等),茶几上放一个九格盘,打开盖露出形状不同的九个格子,里面装有不同的茶食,如瓜子、花生、奶糖、蜜枣、冬瓜糖之类,以供客人食用。当晚午夜前后,户户斋土地神,名曰“接土地”,其仪与“接灶”相似,唯土地马嶂当晚焚化。

  正月初三称“小年朝”,只存其名,除人来客往,并无其他活动。乌镇旧俗,凡女婿都选定此日到丈人家拜年,而南郊外的农村则在正月初二女婿到丈人家拜年。

  正月初四晚镇上迎财神会,各大小商店“接财神”或称“接路头”,亦称拜“五路利市”(五路者即五路财神: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中路玄坛)。

  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清乾隆年间嘉兴人项映薇的((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但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民国时,乌镇四栅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堂“换元宝”。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mob毕陈,以迎接财神。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中就曾写道:“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借了三块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照例的五路酒,商量明天开市的力、法。”清道光年间顾禄(字铁卿,苏州吴县人)的《清嘉录》中引用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吴1111》,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抢路头”亦即“抢先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

  正月初七为人日,又称“人生日”。人家悬巨秤,称人之体重。并有为小姑娘穿耳朵戴耳环的习俗。《古禾杂识》记载:“人日俗喜称人,谓称则可免一年疾病。此例大约始行于小儿,称之以验逐年增长若干。继而妇女效之,渐至不问老幼男女人人效之矣。”初七称人习俗流传于乌镇南郊外,而镇人则在立夏日称人。

  正月初九为“天生日”,即玉皇大帝生日。民国时期,善男信女去修真观进香,礼拜玉帝塑像。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元宵”、“灯节”、“上元节”。亲友往来拜年至此渐止,民谚:“拜年拜到正月半,烂塘鸡污(屎)炒青菜”,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半再做客,主东家已无好菜招待了。民国前后,此日店家在账台上点蜡烛,称“岁烛”。承平时期,城镇是“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为期六天,以元宵节为高潮,晚上以纸扎的龙、马、鱼、象、狮等各式彩灯举行赛会,俗称“灯会”。是夜街上灯流烛亮,锣鼓笙箫之声不绝。乌镇人在元宵节除了吃“糯米圆子”外,还有“正月半,走桥桥”的习俗,人夜三五结伴游桥,逢桥点燃香烛插之。镇中桥梁甚多,一般走桥十座,返程不走原路,称“走十桥、去百病”,步月看灯,兆一年健康幸福。此俗流传已久,江南水乡一带多有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攘解活动,清顾禄的《清嘉录》中亦有记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不止,谓‘走三桥’……上元,妇女走历三桥,谓可免百病。”

  旧俗元宵节还忌雨,农谚:“雨打正月半,一年勿好看。”如果正月十五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的农作物(蚕桑、稻麦)都不会有好的收成。

  元宵节过后,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而春天,也已经悄然而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乌镇过年  乌镇  乌镇词条  过年  过年词条  乌镇过年词条  
茶文化茶道

 茶,给予心灵一刻宁静!

茶之道,在心,在艺,在静,在品。捻一季茶香,捧一章书卷,无欲、无念、无盼。沸水下,茶叶相聚即又相离,只在朝夕间,距离的美感,一切又恰到好处。看叶之浮沉,观周遭世...(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茶歌简史简介

茶歌,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