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冬至茶语:品茗无味为至味

  冬至后的气温逐渐下降,无论雨夜、雪夜、风霜夜,常与好友们围炉夜话,煮一壶老茶,品光阴里的冷暖。老茶色泽枯蒿,或泛白霜,像极了耄耋之年的老人,像百年宋聘、陈云号、红印等,干茶和茶汤里,闻不到茶的青春气息。原本外在的茶香,已内敛凝聚于汤,臻于化境。茶汤的苦涩滋味,已然消尽,像古玉璧上的谷钉纹饰,虽事雕琢,却不着痕迹棱角。入口暖暖厚厚,温柔无骨。沉郁的茶气,深藏于茶汤的果味沉香之中,让人有如沐春风暖暖的体感。老茶沧桑历尽后,已是脱尽外在色相的无味无味中蕴藏着新茶遥不可及的浑厚温润,以及充盈的茶气、温暖的体感。

  品茗的无味为至味,是清代陆次云首先提出的:“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陆次云品饮西湖龙井后,写下感觉中的无味,大概是指龙井的甘香不冽,茶气温厚,清远韵致,卓尔不群。

  陆次云认为的无味,是与冒襄等文人大儒崇尚的稍具金石之气的罗岕茶相比较的吗?在史料证据不充分之前,我不敢去贸然下定论。现在的西湖龙井,所选用早熟品种且杀青温度低,大多偏于外观翠绿漂亮但青涩味重,因此以无味为至味的西湖龙井,已是可遇不可求了。近年,当老茶的品饮与药用价值被充分发掘之后,“无味”与“至味”的感觉,在真正传承有序的老茶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应用。

  味之品,是品茶的一个具体过程。味之境,才是品茶的终极目的。

  品茶中的无味为至味,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哲学上的审美和意境。首先,老子的《道德经》有:“常无欲以观其妙;五味令人口爽;道之出口,淡乎其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恬淡为上。”其中的无味,是有无相生。这种无味是其中有物,是摆脱了感官利害和具体斑驳的味道,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其二,无味之味,即是淡味。无味处为真味,所谓真味,就是物质的自然味道与基本味道,它是其他味道的基础。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庄子有云: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无味之味,蜕去了生理感官色彩,成为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孔子云:“质有余也,不受饰也。” 极饰反素也。有色上升到无色,有味升华为无味,从而使本色朴素的美成为至美,自然不受修饰的无味成为至味。

  其三,无味是茶的真味与正味,不苦不涩、不张不抑,五味调和。味之品,是品茶的一个具体过程。味之境,才是品茶的终极目的。无论精茶粗茶,不必过分注重滋味的分别,粗茶中品出恬淡,平凡中品出闲适,困境中品出安宁,无味中品出有感于心的至味,才是茶的大道通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冬至茶语:品茗无味为至味  品茗  品茗词条  冬至  冬至词条  无味  无味词条  
茶文化茶道

 日本的茶道文化源于中国

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唐代陆...(展开)

茶文化芒种

 芒种夏至

 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