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花灯节
西藏、青海等地区藏族民间传统的宗教节日,在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由于藏传佛教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从正月初一开始与不同教派展开法理的论战,经过整整十五个昼夜的辩论,最终在十五这天战胜所有论敌而被奉为国教正宗,故而这日又称为“毛兰姆”节,藏语意即为“胜利的节日”。
节日当天,各地的喇嘛寺庙要展出酥油花灯供观赏,并举行“跳神”文艺表演。二三十个演员身穿盔甲和绣袍,戴上不同颜色的假面具,在大喇叭、唢呐、牛皮鼓、锣、钹等乐器的伴奏下,手舞足蹈,边唱边跳,作出一些滑稽夸张的动作,象征着驱鬼降魔吉祥之意。青藏高原酥油花灯展中,最著名的属西藏拉萨的大昭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届时,成千上万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的群众,从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地,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分别聚集于三寺参观享有盛名的酥油花灯展。看酥油花灯展,并非是观花灯,而主要是赏玩在酥油灯照耀下的酥油花,即一种油塑艺术品。酥油花是用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为基本材料,揉合多种石质矿物颜料,塑造成各种珍奇的树木花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由于酥油不耐高温,遇热就会融化,所以制作酥油花只能在数九寒天,室内还要禁火,以保持低温。调酥油、和颜料都必须用冷水,甚至做花艺人的手都要不时地浸到冷水中降温。各寺庙制作酥油花,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工艺,严格保密,不往外传。以求每年灯节展览时不断推陈出新,出奇制胜。酥油花的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与藏传佛教有关的宗教内容,而其在形式上造型精巧,色彩奇丽,工艺独特,别具一格。酥油花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在中国民间艺术的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
有关酥油花灯节的来历,据考证是起源于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09年),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首次主持举行“默朗钦摩”(大祈愿法会)。当时,支持宗喀巴振兴佛法的地方政权的帕主、阐化王扎巴坚赞出资赞助法会,制作了许多酥油花供奉于佛像之前。此后,人们争相效仿,相沿成习,遂成节俗。另外,由于宗喀巴诞生于青海塔尔寺地区,故此酥油花很快便传到塔尔寺,并得到发扬光大,以致出现“酥油花起源于西藏,而兴盛于塔尔寺”的说法。 《西宁府志》曾记载: “月当空,耳边箫鼓叮咚。彩架间,安排油酥,年年花样不同。放光明,庄严灿烂,肖人物,楼阁玲珑。怪怪奇奇,形形色色,神匠巧夺天工。”
汉族花灯节
流行于广西岑溪一带的汉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当地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家庭,都要由母亲领着儿子到社庙挂花灯,向社王报人丁,祈求平安成长。灯用竹蔑扎架,内点油灯,每日加油,外糊花纹纸,上写谜语。
这一天,还要饮“花灯酒”,外祖父母还要给外孙送衣服、背带、玩具等。邻居友人也要赠衣物,送封包,表示祝贺。直到正月十六,便不再添加灯油,任由儿童将灯取走。
另一说元宵节也是花灯节,在正月的第十五天庆祝花灯节,标志着新年庆典的结束。这个节日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作为确保持续的繁荣和长寿的方式。点燃大大的红灯笼挂在门上,同时也用来装饰树木和花园。晚上,男男女女打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大街小巷列队前进,灯会非常丰富多彩。
在一些农村,有一个风俗,就是在正月十五灯节的当晚,家族的成员在堂屋里一起吃饭。长着许多枝权的树枝被用作装饰品,暗示家族的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