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曹操第三次伐吴。七月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晕倒在路边。但是附近没有水源,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过去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怕贻误战机,看着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的故事,算是最成功的“画饼”案例。
01:
对大多数老板而言,画饼并非初心,也是别无选择。
老板画饼,一般是出现在瓶颈期的创业公司。经过了三五年的艰辛,也许有了一点收获,但依然可能随时翻船。
创业本身就是在为一个理想或一个虚无的概念奋斗。风险高,回报却不一定高。
每年创业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100个创业公司里面可能都不一定有一个。而活下来的创业公司,又有几个能顺利成为独角兽,走到上市敲钟?
如果不画饼,你怎么让创始人带领一帮人,不计短期回报去血拼?!
即便是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也一样是画饼。在十八罗汉组建之初,有人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做怎样的事业吗?
当时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淘宝直播,更没有人想到现在阿里巴巴发展出来蚂蚁金服、菜鸟联盟等等。可以说阿里巴巴这几十年的发展,更新了中国的商业模式,极大地使经济发展提速。
但阿里巴巴是成功的少数,创业失败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更多。
创业成功了,就是功成名就;不成功,就是一落千丈。
所以老板们只能尽量压缩开支,控制工资涨幅,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多承担一些工作,这样公司才能度过瓶颈期,积累更多财富,增强抗风险能力。
对员工来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对等,出卖自身劳动为老板赚取高额利润。尤其老员工干久了,便松懈下来,如果辞退,还要培养新人,如果加薪,又并非能力出众,所以只能画饼激励。
02:
作为员工来说,我们虽然不希望饼只是个饼,但是还是要正确看待饼。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个饼里面获得什么,能否获得老板的栽培。
栽培是什么呢?
宋代张载在《正蒙·义理》写:“今欲功及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则道可传矣。”
栽培其实就是培养人才。
“人才”是有多样化能力的人,比如抗压能力、团队协同能力、沟通能力的能力等等。
而在个人高效工作的能力当中,你需要做好时间管理、任务安排以及目标达成,这样才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职场人。
我们需要明白,升职加薪只是被领导栽培之后的结果。而我们在工作当中,获得了这些隐性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那么当你在判断老板是不是在对你进行栽培的时候,就需要灵活考虑。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判断:是否获得了工作能力上的提升,是否得到了实际的升职加薪。
工作能力提升之后,可以让你在之后的工作中事半功倍。而且,你现在取得的能力是可以复用的。即便你在这个公司离职了,还可以跳槽去其他公司获得不错的成绩。
03:
如何让老板的饼变成现实?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公司里面。
如果是在创业公司,就要提前做好自己以后可能会一无所有的准备。就算是真的上市敲钟,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可以分到期权。但创业公司却是一个提高能力的好地方。
如果你是在相对发展稳定的企业,就可以申请把口头承诺落实到合同或者考核中。也可以尽量通过文字或者录音的方式进行保存,便于必要时维权。
其次,你可以想办法让老板把长期的“饼”,换算成短期“饼”。比如主动提出对自己进行季度或半年度业务考核,以此来决定是否升职加薪。
这其实是一个分辨老板“画饼”还是“栽培”的好方法。如果老板愿意栽培,他一定会珍惜这份热情,并愿意兑现,哪怕只有100元,那他也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你的未来交到他手上是放心的。
04:
老板真的就只画饼,你该怎么办?
不管情况如何,我们先要正视问题。
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有老板的承诺。
如果是自己的能力的确不够,那就要安下心来继续打磨自己的技能。能力不过关,即便是跳槽,也没有办法在新公司立足。
如果自己的能力足够,那就可以在任务完成之后,再次主动提出升职加薪的诉求。如果依然含糊其辞,你就可以考虑再见了。经过这家公司的打磨,你已经有比较好看的履历,跳槽就可以选择起点更高的公司。
长期给员工画饼又无法兑现激励政策的老板,只会伤害上下级的感情,失去员工的支持。这样的老板格局不够,根本没法带着一个公司走得更远。
华为的狼性文化之所以可以成为话题,是因为它在反人性的工作状态背后,员工也得到了切实的回报。
在华为的18万员工当中,超过1000人年收入超过500万,超过10000人年收入超过100万。
既然进入社会了,我们就需要成熟理性的看老板的饼。
职场是利益的合作,接纳老板画饼的行为,同时客观的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