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有关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等实验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指出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
(一)实验验证法
是指根据有关的经验和知识,经过推理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方法。
(二)实验归纳法
是指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条件,从大量的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并得出规律的方法。
1.观察法
物理实验过程总伴随着科学观察,通过观察现象和各种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智力条件。
物理观察能力分成以下五个基本层次:
(1)制订物理观察计划和表述观察结论
(2)养成自觉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
(3)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器具的观察
(4)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观察
(5)在物理观察中提出质疑
2.替代法
替代法是指将测量中某些较难准确测定的物理量和易测量的物理量相互交换。通过替代,可以使不可直接感知的物理现象变得可感知;使变化微小的物理现象增大可见度;使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易于测量;有时还用替代法减小实验的误差。替代法还可以推广到实验仪器用具的替代。
3.模拟法
模拟法是一种间接的实验方法,有时候由于物理现象比较复杂或实验技术的难度较大,难以直接观察和加以显示控制,可改用与它有一定相似性、较易行的实验,通过模拟比较,间接地去认识和研究。
4.比较法
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主要是掌握它们的特点,而它们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比较来研究的。在物理实验中,对一些物理现象或物理量,可通过比较而达到辨异求同、同中求异的目的,从而打开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5.积累法
某些微小量的测量,在现有仪器的准确度内难以测准,可以通过将这些微小量积累,然后求平均就能减小误差。
6.控制变量法
在一些实验中存在多种变化因素,为了研究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然后分析出总体关系。
7.理想化方法
实际物理现象中的研究对象,外部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因此,实验时常可采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假设一些理想条件的办法,以便能突出现象的主要因素,取得实际情况下合理的近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