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等十姓的来源
81顾 出自己姓之顾。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有十四个得了姓,共为十二姓,其中第四为己姓。己姓的后代子孙中有一支在夏朝时被封于顾(今河南范县),建立了伯爵顾国。顾国和附近的己姓昆吾国以及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屏障。夏朝末年,夏桀昏庸无道残酷暴虐,很不得人心,激起各部落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商部落的首领成汤率领军队攻夏,首先灭掉了夏的属国葛,接着又连续攻灭了韦、顾、昆吾等国,使夏朝处于正面受敌的地位,然后待夏桀完全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一举大败夏桀的军队,终于灭掉了夏朝。亡国后的顾国公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他们就以原国名为姓,从此中国开始有了顾姓。
出自越王勾践之顾。禹作天子之后,东巡死于会稽。禹的曾孙夏帝少康封他的一个庶子无余于会稽,称之为于越,让他奉守禹祀。无余后传二十多世到了允常,他和吴王阖闾结下怨恨,经常互相攻杀。允常死后,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就是越王。他仍然与吴国交战,先是败于吴国,后来在范蠡、文种的辅助下,经过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暗中发展国力,终于打败了吴国,逼得吴王夫差自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越王勾践以后父子相传为王鼫(读作shŠ)与、王不寿、王翁、王翳、王之侯、王无彊。王无彊想通过讨伐楚国以图强大,结果反而被楚威王打败,王无彊也被杀。楚国尽取故吴之地一直到浙江。越国因此四分五裂,可是各公族子弟却相互争夺君位,或称王或称君,流落在江南或海上,被迫朝拜楚国。后来又传七世到闽君摇,因为佐助诸侯灭秦有功,汉高祖封摇为越王,奉守越祀。东越、闽君都是越王摇的后代。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又封摇为东海王,都城在东瓯(今浙江永嘉西南)。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顾余侯居住在会稽,他的支庶子孙就以他的封号的第一个字为姓,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
82侯 出自苍颉之侯。苍颉,是今天的河南南乐人(一说是陈仓即今陕西宝鸡东渭水北岸人),相传他是黄帝的史官,最早创造出汉字,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苍颉造字指的就是这件事),黄帝赐他侯冈氏。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翔衡县(今陕西白水东北彭衙村),就以他的氏为姓,并且省文为侯氏。另外因为他是最早的史官,他的后氏子孙世袭此职,所以也有以他的官职为姓的,就是史氏。
出自姬姓之侯。晋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唐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叔虞传子晋侯燮,晋侯燮传子武侯宁族,武侯传子成侯服人,成侯传子厉侯福,厉侯传子靖侯宜臼,靖侯传子釐侯司徒,釐侯传子献侯籍,献侯传子穆侯费王,穆侯死弟殇叔继位,穆侯的太子仇出奔。太子的少弟叫成师。当时的晋国就有人说:“奇怪呀,太子叫仇,仇就是雔。少子叫成师,这是个好名字,能成大事。现在嫡庶的名字叫反了,难道说晋国以后就不会出乱子吗?”殇侯四年,穆侯太子仇趁周宣王驾崩之际,率领他的党徒袭杀殇叔而立,就是文侯。文侯传子昭侯,此时已到春秋时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称曲沃桓叔,桓叔好德,晋国的很多民众都归附他。有德之人就说:晋国将来的祸乱就在曲沃呀,末大于本并且能得民心,不乱更待何时?果然应了验,从此也就造成了分裂的局面,曲沃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后来晋国历经孝侯平、鄂侯郄、哀侯光、小子侯(名小子),到晋侯緡。成师死了以后,其子鲜继位,称曲沃庄伯,此时的曲沃地域已经超过了晋国。庄伯曾弑晋孝侯。庄伯死后其子称继位,称曲沃武公。曲沃武公曾经接连弑晋哀侯、小子侯、晋侯緡。然后自立为君,也就是晋武公。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晋侯緡的子孙怕祸及己身,纷纷逃难到其他诸侯国,这些人中就有以以祖上的爵号“侯”为姓的,形成又一支侯氏。
出自共叔段之侯。郑武公娶申国的女子为夫人(称武姜,申为伯夷姜姓之后,所以这样称呼),生下了太子寤生(即郑庄公)和叔段。生庄公的时候是难产,差点要了武姜的命,所以武姜很不喜欢他。武姜很喜欢叔段,就想立叔段作太子,武公没有答应。武公死后,太子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武姜替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答应了。叔段到京,把京地建得比国都还大,大夫祭仲说:京地建造得不合礼制,不能不管管哪!庄公说:母亲想要这么做,我也没有办法呀。叔段又招兵买马,制造盔甲兵器,准备和武姜里应外合,阴谋推翻庄公自立。后来叔段果然发动叛乱袭击郑国。其实庄公早就做好了准备,立刻派大兵伐叔段,叔段的行为不得人心,很快就失败了,逃回京,京地的人都背叛了他。叔段又不得不逃到鄢(今河南鄢陵),被庄公追赶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才得以苟延残喘,所以人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又形成一支侯氏。
83邵 出自周召公之后。周武王灭商后,封文王的庶子召公奭于北燕。召公最初的封地是召,所以被称为召公或燕召公。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召公和周公旦一起受武王遗命辅助成王,也没有到封国去上任,就派自己的长子去管理封国,自己留在朝中辅佐成王。周公旦和召公奭在朝中的爵位都由他们的次子这一支世袭。周成王未亲政的时候,召公担任太保(太保和太师、太傅、合称三公),他和周公旦以陕(今河南陕县)为界分别治理国家。陕县以西,由召公主持治理,陕县以东,由周公主持治理。召公经常巡行乡里,曾经在棠树下当场决狱治事。在他的治理下,从侯伯到庶民,各得其所,都没有失职的地方。
召公的爵位由次子这一支世袭,他们一直是周朝执掌国家政事的高官。西周后期,周厉王的暴虐侈傲,国人意见纷纷,周厉王就把敢进谏的人杀掉,一直杀得没有人敢说话才罢手。召穆公虎曾经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劝谏,厉王就是不听。结果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袭击周厉王,周厉王逃到了彘。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在自己家中。暴动的国人认为召穆公虎和周厉王是一样的人,就围攻召穆公的家,要求他把太子静交出来。召穆公虎用自己的儿子顶替太子静受死,太子才得以保全。朝中政事就由周公和召公主持,史称周召共和。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7年)厉王死在了彘,召穆公虎和周公就拥立太子静继位,就是周宣王。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召穆公虎又别受封邑于王屋(今河南济源邵源乡)。因此召公的后代散居在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召公的爵号为姓,就是召氏。战国时期,王室衰微,住在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为避事,就在召字的一边加上邑字,以召穆公虎的采邑名为姓,就是邵氏。
84孟 出自姬姓,源分两支,分别出自鲁桓公之后和卫襄公之后。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因留佐成王,就让他的长子伯禽去管理封国。周公次子这一支就世袭周公的爵位,长子伯禽这一支就世袭鲁国国君的爵位,称鲁公。鲁公传子考公酋,考公传弟炀公熙,炀公传子幽公宰。幽公弟费(注:此字应加三点水)杀幽公自立,为魏公,魏公传子厉公擢,厉公传弟献公具,献公传子真公濞,真公传弟武公敖,武公传子懿公戏。懿公的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弑懿公自立,周宣王伐鲁,杀伯御,立懿公弟称为孝公。孝公传子惠公弗湟。惠公死后,长庶子息当国为隐公。隐公被杀,惠公又一庶子子允为君,就是桓公。桓公被人谋杀,太子同被立,为庄公。庄公娶齐女为夫人,称哀姜。哀姜没有生儿子,哀姜的妹妹叔姜,倒为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开。
当初,庄公曾得到到鲁国大夫党氏的孟女(即长女),十分的喜爱,纳为妻妾,孟女生了个儿子叫斑,庄公割臂许诺要立孟女为夫人,但是却没有能够兑现。庄公有三个异母庶弟,大弟叫庆父,次弟叫叔牙,幼弟叫季友。庄公年老病重的时候,把叔牙叫到跟前,询问谁能够继承君位,叔牙说:你没有嫡子,应当立庆父,你还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庄公很不高兴,也害怕将来叔牙真的立了庆父,就又把季友叫到跟前询问。季友说:别怕,请允许我用死来做保证立斑。庄公问:前边叔牙曾说应当立庆父,这事怎么办?季友退回去就以庄公的名义劫持了叔牙,拿着鸩酒(毒酒)相威胁说:如果你把这杯鸩酒喝下去,你就有后人继承香火,要是不喝,就没有后人继承香火,你就看着办吧!叔牙不得不把鸩酒喝下去,死后,鲁国就立他的儿子为叔孙氏。庄公死后,季友就立斑为君,让他暂时住在舅父党氏家,等到丧事完毕后再继位。
再说庆父,本来就是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庄公没死的时候就和嫂嫂哀姜通奸,并准备立叔姜的儿子开为君。庄公死后,季友立斑作国君,庆父就和哀姜密谋,先派人到党氏家中杀死斑,然后立叔姜的儿子开为君,就是鲁湣公。季友赶忙逃到陈国避难。湣公继位的第二年(公元前660年),庆父和哀姜的关系更密切,二人密谋杀死湣公,准备自立。鲁国人都非常痛恨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并且要杀掉他。庆父害怕了,就逃到了莒国。这时,季友又奉庄公的少子申为君,就是釐公。季友贿赂莒国,请求送回庆父,庆父在回国途中畏罪自杀了。这时季友担任鲁国的相国,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为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是代表最大的,再者庆父的子孙忌讳庆父的弑君之罪,就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这支孟氏出自山东。
卫国是成王时被封在商朝故都殷墟的姬姓诸侯国,开国君主为卫康公。最初都城在淇(今河南淇县),春秋初迁到曹(今河南滑县南),公元前658年又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再后来又迁到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传到第二十八位君主卫襄公时,他的小妾被临幸怀了身孕。小妾做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卫康叔,必定能让你的儿子日后做国君,必须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元”。小妾非常奇怪,问襄公,襄公说:这是上天有意这样安排的呀!果然小妾生了个儿子,就取名叫元,因为襄公的夫人没有生儿子,后来襄公死后就让元继位了,这就是卫灵公。襄公的长庶子名挚,字公孟,称孟公挚,因为元的原因而未能继位。他的孙子抠就以王父字为姓,就是公孟氏,后又省去公字而为孟氏。这支孟氏出自河南。
85龙 古老而多源的姓。
其一,6500年前,太皞伏羲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实现了华夏九州第一次结盟,它融合各个部落图腾,创制了一个新的图腾,命为龙,并自号龙师,以龙纪官,有春官青龙氏、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因为伏羲氏曾经正姓氏制嫁娶,所以其部落首领人物,均以龙为氏。
其二,黄帝时有个臣子叫龙行,这说明黄帝时就已经有了龙姓。
其三,虞舜时,有个臣子叫龙,担任纳言(职责是传达帝王的命令),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龙为姓。
其四,黄帝的己姓后代中有个飓叔安,他有个儿子叫董父,学过驯龙的本领,熟悉龙的生活习性,能够按照龙的爱好进行喂养,曾经为舜驯过龙,舜赐他姓董,任命为豢龙氏,封在鬲川(今山西定陶西北,一说为今河南临颍境内的豢龙城)。董父的子孙中,有一支就把豢龙氏简化为龙,作为姓氏。
其五, 帝尧的后代刘累,曾经跟豢龙氏学过驯龙的本领,给夏朝的第十三位帝王孔甲驯过龙,孔甲赐他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两雄两雌四条龙。后来因为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畏罪逃到鲁县。刘累的子孙中有一支就把御龙氏简化为龙,作为姓氏。
86万 出自姬姓,源分两支。
周武王灭商后,封文王的第十五子高于毕,称毕公高。后来毕国绝封,子孙四散,就以他的封国号为姓,姓毕。到了春秋时,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个叫毕万的,在晋国做官,侍奉晋献公。在晋国攻打霍、耿、魏的战斗中,毕万立了大功,晋献公就把原来魏国的土地封赏给他做封邑,让他担任大夫。晋献公死后,毕万家族的势力日益强大,后来与赵氏、韩氏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了魏国(事见魏姓之来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毕万的子孙有的就以他的封邑为姓,姓魏;有的以毕万的名字为姓,姓万。
周文王时,封的有一个芮国(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为伯爵,国君称芮伯。周成王的时候,芮伯担任周朝司徒,子孙世袭周朝卿士。到了周厉王的时候,芮伯芮良夫担任卿士,他见厉王亲近好财货的荣夷公,并且一起大肆收刮民材,就对厉王进行劝谏,如果重用荣夷公,周朝必定要衰败。厉王不听,仍然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后来厉王被放逐到彘的时候,芮良夫曾经赋诗《桑采》(见《诗·大雅》)对他进行讽刺。到了春秋的时候,芮国有一任国君名万,称芮伯万,据说因为宠姬太多,被母亲芮姜赶出国门,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他的后代子孙有的就以他的名字为姓,就是万氏。芮国于公元前640年被秦国灭亡,芮国子孙多以原国名为姓,就是芮氏。
87段 出自姬姓。姬友,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姬友于郑(今河南荥阳),称郑桓公。桓公曾经担任周朝司徒。周幽王因为宠幸褒姒,不惜以烽火戏诸侯博得褒姒一笑,结果被犬戎杀害,桓公也同时遇难。桓公的儿子掘突继位,就是郑武公。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娶申侯之女为夫人,称武姜。武姜生太子寤生和叔段。生太子寤生的时候是难产,差点要了武姜的命,因此武姜不喜欢太子,却偏爱小儿子叔段。武公病重的时候,武姜要求改立叔段为太子,武公没有答应。武公死后,太子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武姜要求把京(今河南荥阳襄城村)赐给叔段做封邑,庄公只好答应了。时称叔段为京城太叔。叔段在母亲的怂恿下,到京后,先扩大京的规模,竟然超过了都城的规模。后来又招兵买马制造兵器盔甲,积极进行备战,并与母亲武姜内外勾结,企图杀死庄公夺取郑国政权。臣子们劝谏庄公赶快采取措施,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果然出兵袭击郑国都城,武姜准备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却早就做好了准备,于是立即出兵讨伐叔段。叔段的士兵不满意叔段的作为,不愿为他出力,一交战,叔段就败了。京人也背叛了叔段,叔段在京不能存身,又有庄公在后追及,就逃到了鄢(今河南鄢陵),又被庄公打败。叔段没能站住脚根,最后又逃到了共(今河南辉县),所以人称共叔段,最后死在了那里。他的子孙就有以他的名字为姓的,就是段氏。
88雷 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的八世孙帝榆罔的长子赐方雷氏,因为协助黄帝伐蚩尤有功,被黄帝封在方山(今河南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称方雷国。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复姓方雷,后来一分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89钱 出自陆终之后。颛顼的玄孙陆终的夫人女贵,怀孕三年,剖腹产出六个儿子,第三个儿子称做彭祖。彭祖的原名叫钱鏗,被封在大彭(今江苏徐州),建立大彭国,后来被商高宗武丁灭掉。彭祖的后人有一个叫彭孚的,在西周时担任钱府(掌管钱财的官员)上士(周代职分卿、大夫、士,各职又有上、中、下之分)彭孚就以官职为姓,就是钱氏,这也应了祖先的名字。
90汤 出自子姓。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始祖名契,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儿子,因为佐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封于鬲(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子者,兹也,兹者,益大也)。契后传十四世至履,履的字为汤,又称成汤,人们尊称为天乙。他继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的爱戴,因此,周围的一些小国家都纷纷慕名前来归附,所以势力迅速扩大。这个时候正值夏朝末代帝王夏桀的统治,夏桀是个暴君,他竭尽民力、榨取民财,民众对他恨之入骨,诸侯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这时又得到伊尹、仲虺的辅助,似龙得水如虎添翼。民众也劝他推翻夏桀的统治。于是他就顺从民意,率领族人讨伐夏朝。成汤先灭掉夏的属国葛(今河南宁陵北),接着又连续灭掉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韦(今河南滑下东南)、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濮阳)三个诸侯国,使夏朝完全处于正面受敌的的境况,全部停止了对夏朝的进贡。最后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一战,消灭了夏桀的主力,进而灭掉了夏朝,建立商朝。成汤的子孙们,有的就以他的字为姓,就是汤氏。
另外,微子启在西周被封于宋,死了以后,他的弟弟微仲(名衍)继位,传至末代君主偃,雄心勃勃的发展疆域,先向东打败齐国,夺得五座城池;再向南打败楚国,夺取土地三百里;然后向西又打败魏国,于是和齐、魏、楚对抗起来,成为敌国。偃因此就骄傲起来,用皮囊盛上人血,挂在高空用箭射,取了个名目叫“射天”,十分的狂妄。除此之外,他还贪色好酒。群臣对他的作为不敢劝谏,谁去劝谏他,他就用箭射谁。这时候,诸侯送他外号“桀宋”,并且说:宋国是在重新走纣王的老路子,施展纣的作为,不可不灭掉他。公元前286年(偃四十七年),齐、魏、楚联合起来灭掉了宋国,并三分其地。亡国后的宋国子孙大多以原国名为姓,就是宋氏。偃有个弟弟叫昌,昌的儿子叫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害怕遭到祸殃,开始以商朝始祖汤的名字为姓,就是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