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27日在“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1次季度报告会上表示,二战以后,世界上能够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少,但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关键是政府要因势利导,并创造条件不断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林毅夫谈到,虽然中国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6500美元,成为一个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收入差距的情形是跟拉丁美洲国家差不多的。
“收入差距的急剧恶化,加之腐败问题,以及环境恶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将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林毅夫认为,目前,讨论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林毅夫指出,根据1950年到2008年的数据可看出,在二战以后的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28个经济体人均收入跟美国的差距缩小了10个百分点或是更多。但在这28个经济体绝大多数是欧洲国家,如果再把当中的石油或是钻石生产大国刨除,就只有12个经济体。
林毅夫直言:“这些数据的含义是,从二战到现在,世界上有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是陷入在低收入陷阱或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的,真正能够打破这个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是非常少的。”
但林毅夫强调,这并不表示,中国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后,继续从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是不可能的。
林毅夫指出,在上述提到的12个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中,就有很多是中国的近邻。其中的台湾和韩国,在50年代人均收入只有美国40%左右的;而同样是50年代的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人均收入只有美国20%水平,相当于现在中国跟美国的差距。
“但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到2008年时,台湾和韩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美国的60%,日本达到了美国的80%,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收入都达到了美国的80%甚至更高。它们都从50年代的低收入经济体变为现在的高收入经济体。”林毅夫说。
因此,林毅夫指出,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的。“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要持续的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必然的原因是技术创新,产业不断升级,资源不断从低物价价值的部门向高物价价值部门转移。”
结合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的判断和认知,林毅夫指出,应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国家开始发展时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变得有竞争力,积累资本,产业不断升级,这个过程当然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政府扮演因势利导的角色。”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分析,关于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林毅夫表示,要创造条件让经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然后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
同时,政府要协调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外部问题,在专利、基础科研方面给予支持,还要通过政府采购,以及对某些技术化产品的行政指令给予帮助,林毅夫特别谈到,“除专利支持外,另外三方面都要求政府把有效的资源做一个策略性配置,针对特定的,政府认为比较有前途的产业来进行支持。
林毅夫最后再次强调,关键是分清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才可以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创造条件不断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