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失衡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依然任重道远。毫无疑问,政府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进一步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政府要着力破除以下五个误区。
一、工具论
当前,文化产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一些政府对其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有很大关联。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认识就是把文化产业仅仅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工具。比方说,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仅作为提升经济总量、增加地方税收、解决居民就业的手段,把文化产业简单列入经济部门,单纯用发展经济和工业的眼光和思路来规划、发展文化产业。甚至仅仅把文化产业作为转移投资方向、拓宽投资渠道、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手段,提出文化产业化的主张。这些认识,将文化产业仅仅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手段,试图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实现资本、利润、GDP、财政收入等经济价值和目标,使文化成为发展的工具、经济的附庸、资本的奴隶。客观地讲,文化产业固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济。文化产业既是手段和途径,也有着自身的价值和目标。发展文化产业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有更多的考量和追求。除了实现经济价值,创造经济效益外,文化产业还有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过程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国民文化权利、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等文化和社会价值。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还具有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价值。而且,作为公共管理机构和社会治理主体,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来说,这些文化、社会和政治上的价值要高于前者。如果过分注重经济价值,强调工具作用,就会背离了文化产业自身的价值目标和发展规律,是极不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
破除工具论误区,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职责。要认识到,政府的职责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还要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认识到,政府不同于市场主体,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要履行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确保产业健康发展,避免市场失灵。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和功能作用。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经济目标与文化目标、文化目标与社会目标。既要坚持经济视野和产业眼光,更要强化政治意识和人文情怀,妥善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的与手段等多重关系,从文化为魂、内容为王、创意至上和产业为基这几个关键去认识和发展文化产业。第三,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学习和研究。
二、唯科技论
科技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近几年,在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文化与科技融合越来越快,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比方说,网络、传媒、出版、演艺、动漫及影视制作等都有较大进步。但是受认识局限和科技扶持政策刺激等因素影响,部分文化产业企业却单纯倚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而忽视内容创作和创意本身,导致文化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不高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以动漫产业为例。2004年,我国动画片产量为2万分钟,2013年增加到20万分钟,产量增长特别是技术提升都不可谓不快,部分动漫作品的制作技术水准甚至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与世界上动画创作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观众的期望需求相比,动画精品的数量和影响力还很不相称,还有很大差距。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动画精品中特等奖连续3年空缺,就充分印证了这一困境。2012年电视动画片播出占有率、电视动画片重播率、播出版权销售综合排前二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制作水平不可谓不高,却因存在暴力粗俗现象受到家长抵制、央视点名批评。以至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和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相比之下,美国动画片《海绵宝宝》在没有复杂故事情节、未用高精技术的情况下,因擅长用儿童的语言把他们渴望理解的成人世界巧妙地进行阐释,在为儿童普及常识的同时,传递感恩、童真、温情,而受到观众欢迎。这种困境,与各级政府对文化与科技的相互关系在认识上的误区有很大关系。电影产业也有这个问题。很多管理者就把好莱坞等进口大片的成功之道简单地归结为科技取胜、特技取胜,认为只要加强科技投入和扶持就能出好的文化产品。实际上,无论是《阿凡达》还是《冰雪奇缘》等大片,传递博爱、公平、正义等人文精神几乎成为主题,也是冲击、感动、俘获观众的重要因素。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也存在重高新科技运用、轻内容建设和为消费者服务等倾向。这说明,坚持文化为魂、内容为王、创意至上、服务为重,仍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永恒主题。
破除唯科技论误区,首先,要深刻把握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要认识到文化产业的灵魂在于文化,依托文化资源、尊重文化规律、满足文化需求、突出文化价值,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要求。当前,尤其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其次,要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内涵。要认识到借助科技的力量,对文化产品而言,可以丰富产品形式、增加供给总量、提升服务质量、加快产业发展,但不能因此就丢掉文化内核,失去文化基因,使文化产品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决不能为了科技而科技。第三,要鼓励创意创作创新。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改进政府对文化产品的内容管理,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基金,完善政府扶持政策等措施,整合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扶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在注重科技融合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和内容创作上,创作生产更多的精品佳作。
三、唯投入论
较长时期以来,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沿袭了传统的工业经济甚至是农业经济的思维和思路,习惯于重视和依靠企业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大投入、产品服务提供的大规模、利润回报的大产出这种外延式、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而没有把精力放在建立和完善体现现代化大生产和文化产业自身特点的生产经营机制以及延长产业链上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无法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有效对接。比如,一些国有文化单位在转企改制时,形式上是改制了,实际是假改,现代企业制度根本没有建立,即使建立了所谓的涵盖董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在内的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写在纸面上的,真正运作还是过去行政化和事业化的模式。很多地方将发展文化产业简单理解为建园区、盖产房。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时,还是沿袭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没有建立起包括产权品牌保护、市场营销推广、股份合作等在内的市场经营机制,没有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计划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惯性思维有关。河北省蔚县发展剪纸产业的思路值得各地借鉴。他们在推动蔚县剪纸内容、技艺等创新,做好外宣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改变单打独斗、相互抢市场、价格混乱、产品同化等无序竞争局面,推进剪纸产业由小作坊到集群式发展,由集群式发展向集团式发展上,形成了集创意创作、加工剪刻、宣传推介、市场直销和网上销售为一体的运作模式。
破除唯投入论误区,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特性。要认识到,文化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要把握共性,在资金、物质等方面资源和要素上加大投入,也要把握个性,在完善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技术技艺培训、加快人才培养等资源和要素上加大投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既要看到文化产业高回报的特点,也要看到文化产业风险大的一面,适当调低投入冲动,理性地对待和发展文化产业。其次,要转变投入方式和投入领域。尤其要把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机制作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完善文化政府管理,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第三,要推动政府由办产业向管产业、服务产业转变。政府要从招商引资、办企业、抓项目中解脱出来,做好管理、服务、引导等工作,让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去发展文化产业。
四、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但是由于文化领域长期形成的部门利益束缚和分业管理、区域分割的历史惯性等多方面原因,文化产业领域在既有垄断尚未破除的情况下,新的垄断又在不断出现,这不仅与当下文化产业内部各产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跨界发展的时代潮流相悖,也导致中小型、小微型文化产业企业发展不容乐观。首先,政府层面文化分业管理格局导致利益纷争、政出多门,束缚产业发展就是一个典型。比如,前些年文化部与广电总局围绕网游《魔兽世界》而产生的关于网络游戏产业管理权之争;三网融合背景下工信部门和广电部门在互相进入、平等竞争方面的冲突问题。这个问题目前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实现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三网互联互通互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是地区、区域封锁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和保障文化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避免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然而,当前受制于行政区域下的地方利益问题,广电有线电视网“一省一网”的整合,唐卡等一些跨行政区域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等都还面临着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等重重阻力。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任重而道远。为此,文化部于近年启动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试图通过加强跨区域的联动协作,加快藏羌彝特色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再次,是国有文化单位的垄断问题。一方面是原有的国有文化单位的行业垄断仍然存在。这在广播电视、电影进口、新闻出版等领域比较突出。比如,广电领域电视台对影视剧特别是动漫作品播出渠道的垄断,部门行业出版社对本部门行业如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的垄断;另一方面是随着扶持和形成一批骨干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政策的实施,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或正在形成一大批国字号的文化企业单位,如发行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演艺集团、旅游集团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国有文化企业在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因资产规模相对较大、受到政府扶持较多,容易在本区域内形成行业性垄断,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垄断导致竞争不充分,必然不利于文化产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垄断与反垄断,是任何一个产业和市场体系都面临的问题。但我国文化产业的政府和部门保护主义和垄断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而且在这些年又有新的发展变化,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问题。
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首先,要把握建立文化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认识到,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要素流动性、市场开放性、管理统一性等特性,建立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十分必要。尤其在当前跨界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树立大文化、大市场意识,建设跨区域跨行业的文化大市场更为迫切。其次,要把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作为政府管理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要适应大市场、大文化、大融合的发展趋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管理大部门制改革,重点解决打破部门利益困扰、破除部门行业封锁、防止市场垄断等问题,着力建立统一有序、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同时,在培育骨干企业和大型集团的同时,重视扶持中小型、小微型文化企业发展。第三,加强跨区域跨行业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协调会和合作示范区等机制,积极推动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为代表的跨区域的文化产业区的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文化产业的跨区域跨行业发展。
五、政府主导论
由于文化行业管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加之文化产业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各级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的意愿又十分强烈,文化产业从一起步就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实际上这种重视和支持却“走过了头”。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直接参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直接从事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直接干预国有文化企业生产经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和运用上,相当部分地方政府还是运用计划经济办文化事业的思路和模式,由政府出编制、给人员、拨经费来运作,而企业和市场却被拒之门外、鲜有进入。政府主导、政府办文化的发展方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和可以永远如此下去。政府主导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远没有得到发挥,导致权力直接介入、政绩动机优先的发展方式干扰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从而使得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产品生产都与市场无法有效对接。从长远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历起步阶段,具备内在动力后,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适应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要求,在尊重文化产品意识形态属性、确保文化安全和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逐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作用向积极作用转变。
破除政府主导论,首先,要明确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管理边界。要通过改革使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回归到文化市场的管理者、调控者、裁判员、服务者的位置上,把精力主要放在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方向引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去。政府要着力把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转变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企业完善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上来。再次,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要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管控文化的历史惯性和思维惯性,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把握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积极作用。在某些意识形态属性不太强烈的行业和领域,要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三,要充分认识并发挥社会力量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积极作用。要适应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机制的同时,创新微观管理体制机制,尊重和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参与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要发挥它们在行业管理、企业自律、文化批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是做大文化产业规模,追求文化产业高增速,提高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的问题,而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提高文化产业质量与效益的问题。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对文化产业特殊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防止和纠正发展文化产业中存在的工具论等错误认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和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约式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