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之一
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将是制定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之所以意义特殊,是因为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五中全会就将为“全面小康”绘制路线图。
在即将完成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量从世界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在2014年首次达到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也由2010年的688.1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1231.2亿美元,达到世界第三位。而预计到“十三五”末,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和资金双向流动规模在全球的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通过开放型经济走向全球经济的中心大国,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与“开放”紧密相连,全球的资源都会被“请进来”到中国参与配置,而中国也将“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十三五”,将是中国第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制定五年规划。
“站在世界地图前制定五年规划”,集中体现在“一带一路”进入“十三五”规划。这一战略构想将树立“十三五”规划中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东南沿海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已经步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阶段。有人预计,未来10年,我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这要求中国更自觉地梳理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规划对接,在“一带一路”的规划中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的五年计划第一次要和沿线国家展开互动。这就要求中国经济从各个层面上都会涉及与“一带一路”有关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是大国的大事业。
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基石,也是中国建立创新驱动型国家并“走出去”的根本。“十三五”期间,将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第一个五年,对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制造2025》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当前,中国出口结构中,高技术产品占28.2%,中高端产品则超过60%。在全球全部5313种商品(按全球统一的海关编码计算)中,中国有超过1600种产量占全球第一,超过第2-5名国家的总和。而在解决了“量”的问题之后,中国制造还面临“质”的考验——这个“质”就是创造新的需求并使之引领全球市场的能力。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布局,“十三五”期间,中国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中国制造”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还需要完成从产品“走出去”深化到服务“走出去”,而遍布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就是为这种深化搭建的一座座桥梁。自贸区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用全球化视野谋划国际经济合作新方略的重要形式。“十三五”期间,我国自贸区战略将在广度上不断扩展,双边、多边、区域开放合作将全面展开。我国将在已与22个国家签订的14个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推进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中国-以色列、中国-斯里兰卡、中国-马尔代夫等自贸协定谈判和建设进程,稳步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适时启动与英国、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其他经贸伙伴的自贸协定谈判。在深度上,中国将不断深化开放与合作的水平,建设高标准自贸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并将积极探讨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21世纪经贸议题”,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
联通全球的自贸区网络,还将在“十三五”期间为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装备的需求强劲;发达经济体的基础设施面临更新改造,投资需求不断增大。从各自比较优势看,发达国家掌握关键技术,但成套装备和产品价格较高;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产业较为低端;中国拥有中端装备产能,综合配套和工程建设能力强,但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因此,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以有效对接各方供给需求,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国际产能合作,就是要推动我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重塑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产业链,从而凝聚未来5年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也将使中国迈上从“产品出口国”到“资本出口国”的新台阶。
成为“资本出口国”的中国,将迎来从工业经济飞跃到金融飞跃的新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大幅上升,金融业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15年(第2季度)的9%。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15年(第2季度)的12%。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措施陆续推出,如存款保证金制度,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允许民营资本组建商业银行等。
与国内金融业改革相呼应,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进程也大大提升。随着“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开始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截止目前,中资银行已在海外设立上千家分支机构。在更好为中资企业、个人提供海外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视野。目前,人民币已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人民币有望近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并成为唯一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据估算,如果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全球国际储备将会将1万亿美元转换为人民币,这将极大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而支撑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成立,充分显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所做出的努力。“十三五”期间,上述金融机构将陆续投入正式运营,必将为中国和全球金融开创新局面。
全方位的开放将带来全方面的新福祉,而这种新福祉的集中体现就是生态化的人居环境。环境是全球系统,环保就需要全球视野的努力,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超越了片面强调碳元素的“气候变化”思路,具有“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蕴含的道理是:人类活动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涉及多种自然资源、多个环节层面,需要在把握各个环节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动态和谐。从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再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明确。“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形成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缔造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诗意栖居的“美丽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之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当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任期内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建成“全面小康”?对此,2012年的十八大,已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具体来说,衡量“小康不小康”,主要看六点要求: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是不是达到这六大要求,就是“全面小康”了呢?还需要注意到,这六大要求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强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走上永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确保“五位一体”这个前提下,实现六大要求,才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小康”的准绳。
在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两个“倍增”、形成创新驱动、实现“四化”、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十三五”将做出一系列路线图安排,确保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能够如期“撞线”。
“履不必同,斯于适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发展形势及发展任务会和“十二五”有相当大的不同,例如现在工业用电量上升已明显趋缓,用电甚少的“无烟产业”电影票房却在“爆炸式”增长,这背后是人民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生产方式转变。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转型,实现从资本积累型到全要素生产型转换,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提供充要条件。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实现进度如何呢?截至2014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2010年提高55%,期间GDP平均增长率高达8%。即使考虑2015年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中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转变,到2020年GDP倍增计划也会实现。
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难度可能大一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36539元增加到2014年的56339,涨幅高达54%。此外,为了切实提高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自2005年起退休金标准每年都上浮10%。除了工资收入,居民收入来源也在持续多样化,特别是投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例如,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习近平主席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收入倍增计划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产品再加工、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十三五”期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土地资源保护,收入倍增计划难度将加大。因此,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土地改革等措施将成为“老乡”实现收入倍增的新途径。
要实现“收入倍增”,根本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第四代核电技术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等科技创新支撑重点产业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日均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万户,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被激活。“十三五”时期,中国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增长,将推动四个现代化大步前行。回首“十二五”,“新四化”同步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向各领域加快渗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以及“互联网+”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形态;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54.77%,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三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新特点。“新四化”同步推进,将有助于经济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可持续;也可以促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更透明、更公平,更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新四化”有助于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将把区域发展着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融合,实现三大战略对四大板块的融会贯通;二是推动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和跨省区统一规划,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一批标杆性城市群;三是推动地区性经济带建设,建成一批覆盖沿边和欠发达地区、引领地方经济的地区性经济中心。最终形成三大战略引领,贯通四大板块,区域性城市群为纲,地区性经济带为目的总体区域发展布局。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多规合一”,打通由中央到省市县的规划体系,推进区域性产业布局、城乡统筹和城乡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统一规划,多地区一体化推进,完成区域内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区域全面、平衡发展的中国,将以全方面、整体性的姿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10年,中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将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世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国制造”也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也更加便捷,中国人将可以做到“走遍世界不用换外汇”。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即将投入运行,不断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中国也将比以往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生态合作。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谋福祉。
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十八届五中全会解读项目组成员:王文、贾晋京、陈晓晨、卞永祖、胡玉玮、相均泳、李振、展腾、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