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富平家政:一个中国社会企业的故事”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主题报告之一。本文为报告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留在农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安排。2002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全国人口的25%,贫困地区以女性居多。她们的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弱,劳动收入少,就业机会少,脱贫需求强烈。而城市,照顾老人、小孩、家务的需求渐强,年轻人无暇顾及,城市富余劳动力不愿意从事照顾老人、小孩、家务工作,城市面临社区服务得不到满足的困境。
面对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源,如何改善农村地区女性的生活状况?如何提高贫困地区的家庭收入,如何满足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富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和人格魅力的茅于轼先生,与时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汤敏先生一起,于2002年开拓性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社会企业方式运营的专门培训保姆的学校——富平家政学校。
富平家政学校的社会企业之路之所以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其坚持公益目的,与政府政策及需求高度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是其与市场高度整合,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效率,实现了财务可持续;另外,拥有一支敬业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团队也是保证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其他家政公司不同,富平家政不仅仅是在为市场提供一种“产品”,进行简单的“供需对接”,更重要的是,富平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通过创始人所追求和传达的理念,通过一线人员的扎实工作,通过对家政人员提供的侧重于“授权”和“赋能”的教育理念,为家政人员的未来创造了发展的机会。
取得成功的同时,富平家政也面临着现实挑战。一是政府的支持开始减少或者不确定;二是富平家政采取的利润不分配方式,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偏低,激励成了问题,从业者的激情受到影响;三是机构发展对创始人等核心成员过度依赖。
对于富平家政的路未来怎么走,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沿着机构的宗旨和使命——“创办具备高度社会公信力的高效率的民间扶贫公益组织,创造有尊严有保障有发展的就业机会,”向前发展是富平人毫无争议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