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转眼即逝。回望这一年的公益领域,一方面新象迭出,新力量、新面孔隆重登场,不仅成为业界的“主旋律”,有些也成为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一些在基层社区和传统领域工作的NGO,似呈发声渐微之势。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在今年陆续出台与公益领域相关的几个新规定,对公益领域发展环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中国发展简报、《社会创业家》杂志、NGO发展交流网等三家公益媒体在年底对2010年发生的公益要事做了简要回顾和梳理,列出16件公益要事,通过网络向读者征询意见,评选自己心中的公益要事。有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含香港)和国外的热心读者为我们填写了征集问卷和推荐要事的理由。其中20~40岁的读者占84.1%,而北京和广东的读者占了42.06%。这些读者除了大部分来自公益领域外,还有学生、公务员、科研人员,以及来自制造业、服务业等多种行业和领域 。
不少读者还推荐了其他公益要事的信息,如舟曲泥石流灾害救灾、杭州草根之家成为国内首家关注农民工的NGO组织被纳入工会体系、10月份举行的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NGO发展交流网两度无法打开、自然之友创办人梁从诫先生辞世、12月底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在京发布等多条建议,其中一些是因为征询通知的发布之日早于事件的发生,而未能被列入征询的名单。
现根据读者反馈的情况,将16件公益要事按票数多少和比例大小依次列出,并附上反映读者心声的“微言大义”。三家发起2010年公益要事征询活动的组织感谢关注和参与这个过程的读者。
表1: 2010年公益要事征询意见统计表
李连杰壹基金“中断”风波(60.7%)
9月12日,李连杰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称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合作可能会中断,且问题“意想不到的严重”。一石激起千层浪,壹基金困境再度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于9月21日在个人博客中回应称“它应该不存在关闭的问题。”随后李连杰就“壹基金可能面临关闭”的言论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的被动而道歉。民间背景的壹基金试图成立公募基金会遇阻,触及慈善体制的天花板,这一事件一时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热点,围绕各个层面和角度的解读纷纷出炉。
让我排,这件事排第一,李连杰非常好地运用了他的个人品牌,促成了大家对非公募基金会尴尬境遇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北京)
大胆的先行者还需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继续努力,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再添肥料。@汽车制造行业工作者 (牡丹江)
壹基金本来就是媳妇,想当婆婆还得熬啊!@NGO工作者(北京)
外汇管理实施新规,NGO境外筹款或受阻(51%)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9年12月25日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捐赠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该通知可能对接受国际捐赠的部分草根NGO形成很大困扰。
悬而未决,未来可能成为利器。 @NGO工作者(北京)
有些机构的确目的不纯,但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充分说明我们政府离信任NGO,利用NGO,发展NGO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 @国际组织工作者(北京)
有压力就有动力,说不定是好事。让草根机构都直面注册困境。 @教育工作者(青岛)
行政管理法规空白和武断行政行为的最好诠释! @NGO工作者(北京)
巴比中国之慈善晚宴(46.9%)
9月29日,世界顶级富翁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来到北京邀请50位中国富豪参加的一场“慈善晚宴”。因为二人此前在美国成功劝说40名美国亿万富翁公开承诺捐赠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此次盖茨与巴菲特的中国之行,也被解读为劝说中国富豪参与慈善募捐的“鸿门宴”。然而,当晚举行的巴比慈善晚宴并没有出现媒体大肆渲染的“劝捐” 内容,坊间各种猜测虽有点一厢情愿,但是这场晚宴让慈善再次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引发了关于中国慈善的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思考。
如何更理性地看待明星诈捐门事件?如何更理性地看待企业家裸捐的背后(如陈光标)? @社会工作者(社会福利)(北京)
中美两个国家发展程度相差很大,此事件是两国富人的财富观和慈善观的强烈碰撞。 @公益人士 (北京)
6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国内首家由大学与公益组织联合发起成立的专门从事公益理论研究、公益人才培养与公益政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公益研究院聘请长期主管全国慈善捐赠工作的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担任院长。
壹基金研究院的成立,是国内NGO理论研究工作的里程碑。 @科研工作者(广州 )
北大的让位,北师大的上位,北师大的光荣。 @NGO工作者(北京)
从王司长到王院长, 这名官员的选择让我钦佩。 @国际组织工作者(北京)
青海玉树抗震捐赠资金汇缴风波(42.8%)
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规定15家公募基金会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统筹安排使用。“汇缴资金”的政策安排,引发了10多家全国性慈善基金会的困惑、担忧,乃至态度明确的反对。事件关涉慈善领域的权利规则。
对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是一种伤害。 @民间组织登记与管理工作者(南京)
国内个人捐款尚在起步阶段,此类做法极大地打击了捐款人的积极性,使得筹款难度提高,筹款热情降低。 @NGO工作者(昆明)
近60家中国民间组织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天津会议中发布共同立场(40%)
10月6日,中国NGO举行边会,要求各国直面气候变化挑战,尽快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公正有效的协议。他们同时指出,气候变化挑战正转变成为历史机遇,呼吁各国应立即加入全球低碳竞赛。 中国NGO在本国举行的气候大会上,共组织了二十多场联合活动,是中国NGO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规模最大、活动最密集、形式最多样的一次。作为东道国的民间组织, 向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中国草根气候变化行动。
民间组织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气候保护的进展。 @科研工作者(广州)
气候变化就在眼前,但愿低碳不会变成一句庸俗的商业口号。 @国际组织工作者(北京)
西南抗旱未重现2008年地震NGO群像,引发NGO行动边界的讨论(35.2%)
西南五省旱情最早出现在2009年9月,但直到2010年3月中下旬才引起国人关注。同样, NGO也一度因为对受灾民众需求不见回应曾遭到媒体质疑。然而,从3月开始,像一觉睡醒那样,全国的媒体、一些NGO和志愿者又猛然间“哗啦哗啦”地赶往旱情重灾区。随即NGO又转向了4月发生的玉树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NGO迅速出动相比,西南抗旱未呈现NGO群像,因此引发了业内关于NGO行动边界的讨论。
抗旱本不需要群体出现,说明NGO在逐渐成熟。 @媒体从业者(北京)
真诚而及时的讨论,气候变化背景下灾难还会继续,NGO需要反思和成长。 @NGO工作者 (北京)
有更多的组织在沉默地行动,而不是忙着造势。 @NGO负责人(昆明)
基金会中心网开通(33.1%)
7月8日,覆盖全国1 858家基金会基本信息、 部分年度报表、 财务信息等相关信息的基金会中心网(wwwfoundationcenterorgcn)启动。该网站旨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金会财务收支及资助项目和捐款信息平台,成为社会公众和捐赠者监督基金会工作、监督捐款使用的窗口。基金会中心网的开通在整个慈善公益系统信息透明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咨询的良好平台。 @NGO工作者(赣州)
34家环保组织先后两次发布“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NGO合作内容有新变化(32.4%)
4月和6月,自然之友、地球村、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等34家民间环保组织先后两次发布《2010 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环保组织与企业进行两轮沟通,越来越多的企业针对质询进行了回应。这也是一次本土环保组织明确分工、通力协作的成功尝试。
境内NGO理性合作和走向专业化倡导的成功尝试,
中国NGO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典范;这似乎也宣示着以往窝里斗、争地盘的图景或将式微。 @NGO工作者(北京)
环保NGO的转型,是影响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开始。 @NGO工作者(北京)
格桑花玉树地震中利用网络募捐,新媒体助力众多NGO发展(32.4%)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通过自己创立的网上助学平台为玉树地震灾区筹款。截至5月31日,格桑花共收到玉树地震各项捐款计259万余元,其中通过支付宝收到的超过86万元,占总捐款额的三分之一。6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提到:近两年兴起的网络新兴服务如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发展迅速,为民众网络交流提供了更快速便捷的条件。格桑花是近年来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工作平台的众多NGO之一。其实早在2008年地震救援中很多NGO就已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开展筹款和救援协调等工作,这些新兴技术和手段在公益领域的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颇有助益。
我爱WEB2.0,作为E惠社志愿者,更对这条新闻爱上加爱。 @学生(济南)
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需要认真学习,致敬! @教育工作者(北京)
因为是以地震募捐为前提,所以媒体发挥了作用!假如不是以地震募捐为前提,媒体的作用在哪里呢?媒体对公益机构、NGO组织是怎么认识的呢?报导宣传的角度是什么样的呢? @ NGO工作者(北京)
云南省政府试点国际NGO管理新规(31%)
2009年12月29日,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暂行规定》并于2010年1月1日执行。规定要求,境外NGO在云南省开展项目及活动,均需到省民政厅登记备案,否则即为非法。截至8月10日,共有13家在滇境外NGO代表机构经审查获得备案。目前共有140余家境外NGO在滇开展活动。
多年来第一个具体的INGO管理规定并已经开始实施,或成为未来INGO管理的试水模式。
@NGO工作者(北京)
这个相当重要,是中国NGO市场更加规范的体现。 @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昆明)
这个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恶化了云南省NGO的生存环境,我们也深受其影响,中断了所有国际合作项目。 @NGO工作者(昆明)
2010新公益嘉年华(30.3%)
8月1日~9月10日,首届新公益嘉年华在上海举办。新公益嘉年华是推动社会创新的倡导性平台,是中国公益事业的跨界交流平台。它以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公民、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及民间组织、媒体等为参与主体,以嘉年华这种喜闻乐见、激情活力的组织形式为载体,形成依托跨部门、跨地域和跨领域的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对公益领域的关注与投入,促进公益组织、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探索。
虽然没有去成,但是有种扬眉吐气的喜悦,公益可以这样高调。 @教育公益工作者 (北京)
公益需要新的出路。友成举办的新公益嘉年华不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IT工作者(北京)
非常好!我们怎么不知道? @教育工作者 (青海海东地区)
北京大学发布撤销公告,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被撤销(29.7%)
3月25日,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的机构撤销公告,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是被撤销的四家机构之一。
杯具~不过在北京见到了郭建梅的好友,发现大家还是在坚持为自己内心所向往所坚信的东西而付出。很不错。 @学生(济南)
中国特色的学校和NGO的关系,也说明中国的NGO最需要的是民众的支持而不是学校或者其他行政机构的支持认可! @NGO工作者 (北京)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三家在华工厂罢工(29.7%)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 Co,HMC)在华多家附属工厂部分工人从5月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的罢工事件,一度导致停产。罢工工人成功地赢得了厂方的让步,工人增加工资的诉求得到回应。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工人有更多的议价能力。另外,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工会长期处于“虚置”状况,广东相关部门官员就这次罢工事件发表看法时说,在劳资双方的博弈中,他尤其希望看到工会能发挥主要作用,这样不仅可增加工人的力量,也利于事件有组织、有规则地进行,从而避免多败俱伤。
劳工权利历来是一个敏感的风向标,权利的语言和行动终究何时才能成为正当性的常用语,每个人都有责任思考。 @NGO工作者(北京)
劳动关系是一个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 @国际组织工作者(北京)
工人自我觉醒。@教育工作者(青岛)
曹德旺、曹晖父子向西南五省区市旱区贫农捐款2亿元及慈善问责(28.3%)
5月20日,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总裁曹晖父子经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区市旱区贫农捐款2亿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次性个人公益捐赠。曹德旺跟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一次创新性的合作,跟基金会签订了一个非常苛刻的协议, 要求给10万贫困农户分别发放每户2000元捐助。曹德旺负责组织一个监督委员会和媒体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到时将会随机抽检10%的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中国扶贫基金会需按照查抽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
民间的自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NGO工作者(北京)
奇怪的资金管理。 @学生(肇庆)
希望以后能有更好的监督机制,这样中国的公益事业会发展的更好。 @NGO工作者(西安)
《朋友》停刊(21.4%)
《朋友》1998年2月创刊,每期发放1.5万份,为双月刊,主要面向男同性爱群体、艾滋病患者及卫生界、相关学术研究方面、媒体等人士。从今年开始,《朋友》的赞助方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把在中国的工作重心转向青少年性教育,不再为《朋友》提供资金支持,6月底《朋友》停刊。目前,中国大约有3 000万同性爱者,而对于这个群体,在政策、法律方面一直是空白。据了解,《朋友》是国内唯一一份“学术本位”探讨同性爱现象的健康杂志。
应该正视这个庞大的群体,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生存环境,这是社会的进步,人类思想的进化。 @研究生(广州)
青少年性教育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空白。@NGO工作者(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