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和成立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死亡2347人,房屋倒塌50644户,半倒53317户,损失惨重。
地震后,官方相应的救灾重建机构是“行政院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九二一重建会 ) ” ,而财团法人(相当于大陆的“基金会”)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以下简称九二一基金会),是“行政院”邀请社会人士与相关单位组成的组织。救灾阶段累计收到的339亿元捐款,其中140亿捐入“行政院”及“内政部”九二一专用账户。九二一基金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使用这140亿,投入重建。
九二一基金会的组织章程是由“行政院”拟定,章程的大幅度变动也必须经过“行政院”函文指示,加上董事、监事皆由“行政院”聘任,因此常常被认为是“半官方”单位。不过从重建计划的内容与推动方式来看,九二一基金会是一个没有官方包袱的“半官方”单位。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政府发起、专司使用和管理善款的民间重建机构。
但由于公众对基金会的“公设财团法人”的固有印象,也曾对其有过批评,当时执政的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向监察院提出陈情,导致监察院内政及少数民族委员会某次会议上直指‘九二一基金会对基金管理运用欠缺合理有效’。
为摆脱这种“身份”,2000年6月九二一基金会改组,由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教授谢志诚履职,成为该基金会的执行长。
谢志诚本人早年参与环保运动,在台湾地区有一定公信力,在任九二一基金会执行长之前,就已经担任“921”地震后由民间团体共同成立的“民间灾后重建联盟”副执行长,在任期间对九二一基金会经费使用的积极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批评。谢 志诚自己承认,他在台湾各界都有较广的人脉,使九二一基金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与各相关部门及机构的协调相对顺利。
住宅重建计划
谢志诚在他上任的8个月间不断出入灾区,了解第一手情况,随后提出“来自民间、支助民间、协助政府”、“议题导向、主动规划”、“透明效率、落实重建”等原则,先后推出以协助住宅重建为主的“筑巢项目”及兼顾生活重建与产业重建的“123协力专案”。
据谢志诚介绍,九二一基金会于2000年6月以后,主导式推动了名为“筑巢专案”的住宅重建计划,其中仅针对集合式住宅的重建,就推出了“受灾集合式住宅更新重建方案”、“临门方案”及“达阵方案”等3个在不同时期推出的针对更细分人群的重建方案。
“921”地震之后,大量损毁的集合住宅或小区需要重建。但重建工作面临着复杂的产权关系。例如,因为产权属于许多户人家共有,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办理重建的唯一条件就是住户全部同意参与重建。“但是震灾之后,有住户不愿意留下来,有人经济发生困难没有能力再参与重建,林林总总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要能够有这样的共识,谈何容易。”谢志诚说。
当时,台湾《都市更新条例》中对住宅的更新有一个“多数人表决”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九二一基金会决定通过这套法规来突破僵局,推出《协助受灾集合住宅更新重建方案》,引导集合住宅受灾户重新开始启动重建计划。
在已经启动重建程序的集合住宅和小区中,重建资金成为一个难题。实际的情况是集合式住宅的产权归所有住户共有,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有人要重建、有人不重建”的集合式住宅。
针对这种情况,九二一基金会当时决定推出“临门方案”,由九二一基金会运用民间捐款50亿元新台币,一方面购买集合住宅中不愿意或不能参与重建者的产权,与其他愿意参与重建者一起重建家园;另一方面在“无担保”下,提供盖房所需要的所有资金给愿意参与重建的受灾户。等到房子盖好,再依据法令程序办理产权移转,有了担保品后 再向银行办理优惠贷款还给九二一基金会。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不被看好的“临门方案”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帮助集合住宅的受灾户迅速重建家园,此外,80亿元新台币的“无担保”融资,呆账只有350万元新台币。
据谢志诚介绍,九二一基金会共贷款建设64栋集合住宅大楼,占所有灾后重建集合住宅的将近50%,其中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灾民的住房。
在基金会即将解散之时,谢志诚可兹告慰的是“九二一基金会透过其资金运用的策略,使基金会的资金运用率达11185%,而且回收后可以再运用。相较之下,台湾当局在2123亿新台币中编列578亿新台币的住宅重建预算,最后却因计划难以执行而删除或缩减预算资金至少超过300亿新台币。”
据了解,在过去9年中,九二一基金会投入住 宅重建的计划有10项,使用经费超过93亿新台币,占台湾整个重建计划使用经费的6489%。在上述20项计划中,其中3项重建计划的资金是采用循环机制办理的,因此,实际的资金运用量较上述数据 更高。
专业的项目流程
在这些体现高效率的数据背后,是一群为之而努力奋斗的基金会成员们。自2000年始,在历经9年、参与设计并跟进10个重建方案的过程中, 九二一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超过10人。其中,作为执行长的谢志诚本人主要靠在台湾大学上课并领取薪水,而在九二一基金会中,他仅领取车马费(交通费)。其余八九人则靠基金会的薪水生活。
这种人员的精简程度,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基金会的日常支出。谢志诚对此亦颇为得意,“我们把基金会的管理工作完全设计在每一个重建方案之 中,并将整个流程表格化。”同时,九二一基金会将请款、计划、审查以及控管等等专业化的工作,则以“专业在外”的形式,由专业系统发挥作用。 据了解,对每个住宅重建更新计划的审查,原来应该先交由相关部门审查,但是,考虑到有关部 门的效率问题,九二一基金会将各相关部门、社 区、自组的重建团体等提交的重建计划委托专业机 构来审阅,并将计划内容转成表格,再交由九二一基金会过目。
由于九二一基金会在其中扮演的是重建项目贷款者的角色,因此在“借款人”看过计划之后,再将重建计划交由有关部门审查,一般几分钟之内就可以结束。
虽然九二一基金会是住宅重建的资金提供者,但是,除了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审查外,资金的管理工作也完全委托银行进行。这与目前盛行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概念已十分接近。而且有关部门亦承担了部分专业外包的费用,使九二一基金会的资金 最大限度地用于住宅重建计划。
“921”地震9年之后,“九二一”震灾重建 基金会在2008年6月30日宣布解散。其剩余的现金442151亿新台币和建设的不动产,将依章程规定移 交给“财团法人赈灾基金会”。
这些积累的“九二一”震灾经验,经过整合后也给大陆的“汶川地震”重建工作提供了支持。
512地震发生后的第9天,台湾大学与台湾商业周刊等发起了“台湾支持四川灾后重建行动联盟”。
(文章来源台湾九二一震灾重建基金会网站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等;王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