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08,中国公民社会元年

 

  5.12四川大地震震裂大地,撼动人心。党中央迅速做出抗震救灾部署,国家领导人身先士卒,不避险境,指挥救灾,全力挽救生命,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和信任,激发了全社会抗震救灾的热情。“凡是人,皆须爱;天同复,地同载”。灾区人民的苦难让全国同胞感同身受,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让人民群众不令而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出现在紧急救援、医疗救助、伤病陪护、心理救援、儿童教育、物资发放、卫生防疫乃至抢收抢种等一切需要人力的地方。在"抗震希望小学"的抢修工地,几位从河南农村赶来的农民正挥汗如雨,他们本该要在家乡收割小麦的。在救灾现场,还活跃着一支以民营企业家为代表的"豪华"志愿者队伍。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在地震发生仅两小时后,就带上由120人、60台吊车、推土车、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车队,十万火急奔赴1000多公里之外的川北灾区抢险。

  以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只听到几家有政府背景的大慈善机构的声音。这一次,上百家民间组织自觉受命于危难之际,发出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独立行动,联合公告,以最快的速度参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刚刚从前方回来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志愿者刘大庆谈了她在灾区工作的体会:救灾和灾后重建,政府都是主力,但民间组织的力量也不可或缺。我们就象水,能够流到政府力量顾及不到的每一个细微角落。这是灾区群众对我们的需求,也是我们的工作价值。

  地震发生后,一些网友就提出应为汶川大地震罹难者降半旗志哀。降半旗是以国家的名义,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生命的尊重。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普通老百姓设立的哀悼日。党和国家对死难者生命的高度尊重,体现了对公民生命权利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回想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24万人罹难,联合国总部都降下了半旗,而中国却没有为自己的死难同胞下半旗。

  2008年5月19日下午2点28分,整个中国警报响彻,国旗徐降,时间凝固,全国人民为死难的兄弟姐妹默哀哭泣。数十万人自动聚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在国旗下高呼"中国加油"的口号,久久不愿离去。此时此刻,中国人民的心与胡锦涛总书记率队默哀的中南海领导人的心,完全融在了一起。这种融合与信任,将产生何等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相信未来史家会用浓墨书写。

  在发生汶川地震的这10多天来,无论从电视、互联网、广播、报纸,还是从我接触的每一个中国公民身上,都看到一种官民团结,同舟共济,共赴国难的感人情景。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这些情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孕育的公民意识在中国大地的觉醒吧。

  在撰写此文时,民间赈灾捐款已经超过300亿,数额还在增加,相信还会持续数年。被称之为“史上最大的一次义演”的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晚会,也许应改为“捐款创世界纪录的义演”,它超过了世界上两次为非洲筹款的著名义演:由爱尔兰摇滚歌星鲍勃?格尔多夫发起的1985年“LiveAid”群星慈善演唱会(筹款5000万美元)和2005年在世界10大城市共同举办的“Live8”音乐会(30亿人收视,收入1200万美元)。作家张抗抗在《爱的奉献》晚会上说得好:“这次灾情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把真实的信息公开,迅速地激起了中国国民自觉的、广泛的、主动地参与救援的行动,这个展现了中华民族正在成长当中的公民意识,我想它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巨大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灾情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会问自己,我能为救灾做点什么?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中国公民都要时时记住,我是公民,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既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也包含着对自我与他人权利和价值的意识,包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在这次大地震中,中国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们的公民责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一场意外的灾难让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得以升华,而公民意识的提高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在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需要经历长期、艰难甚至痛苦的路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政府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从1978年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是同期世界经济3.3%年均增长速度的3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依然滞后,离改革所追求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政府包办了太多的事情,也集中了太大的责任,使得公民对公共生活缺乏参与,公民意识淡薄,民间组织羸弱,慈善事业落后。我国民间组织在服务业就业比重约为0.3%,而1995年世界22个国家(包括欧美和亚洲国家)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就业比重为10%。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很大部分是由政府资助、民间组织经营的。在中国,这些领域主要是国家事业单位体制,由政府供养。从慈善捐款看,包括国有企业捐款在内,常年我国人均捐款不过10元人民币,这不仅无法与民间慈善发达的美国年人均捐款超过800美元相比,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我曾与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先生讨论中美慈善捐款的比较。威茨先生说:“在美国的慈善活动中,华人总是最热心的捐赠者。看来中国慈善捐款少的原因,不在文化层面”。在中华民族精神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立立人,自觉觉他,自助天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不仅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并行不悖,还包括了社会道德、伦理、天地人和谐互助共处、生命终极关怀的理想。地震发生后,我致函南怀瑾老师,请他给劫后重生的灾区孩子们说几句话,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九十一高龄的南老先生慨然命笔,写下“人的生命死生,只在呼吸往来之际,这是释迦文佛所说的至理名言。尤其当地(震)、水、火、风四大种自然劫难来临之时,有绝非人力所可挡可避者。如是劫后重生的人,更知个人与全体生命共存的更为可珍可贵。从此可以真实了解‘爱人如爱己,有力即相助’,才是慈悲博爱的真正道理。秉此而重立生命的方针,确信生命同体的真理。然后达成我们文化中先圣先贤所教‘亲亲。仁民。爱物’的人品行为标准。是为至要”。南老用“生命同体”的思维和普世价值,让人们从灾难中重拾和反思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告诫人们应由爱亲人,推己及人,到爱他人,爱众生,爱惜大自然,爱惜物力;与他人、众生、大自然和谐相处共荣。这正是一个健全人格和健全社会、民族、国家、人类的基本要素。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这次汶川大地震,国家面临突如其来的巨灾,数千万骨肉兄弟姐妹在死亡线上挣扎。生命同体的道理即刻化作爱人如爱己,有力即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行动;政府主导,企业、民间组织、志愿者一齐出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民间力量这样自觉地集体亮相,在中国是第一次,其对抗震救灾和灾区社会稳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常态社会下,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似乎游刃有余,对民间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没有迫切需求,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担心民间组织多了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灾难让这些疑虑烟消云散。

  灾后重建同样如此。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重建固然困难,进行社会的重建,包括家庭、社区、生活、心灵的重建和文化的保留发展则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政府的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民间组织拾遗补缺,排忧解难。许多过去由政府独自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比如孤儿、孤老、孤残的养护,心理抚慰,妇女、儿童保护,社区服务,就业培训,环境保护、法律援助和社工服务等,可以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由民间组织来承担。灾后重建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参与,包括提供专业服务和劳务,也需要民间组织的管理、协调和培训服务。民间组织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灾区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这与政府灾后重建的公共服务目标和政策完全一致。民间组织要以卓越的服务、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和严格自律,成为政府减灾救灾的合作伙伴,赢得政府的信任,得到群众的支持。灾区群众是重建家园的主体,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参与是灾后社会复原与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所有支持和投入灾后重建的民间组织的共同愿景。

  多难兴邦,生于忧患。2008年对于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有南方雪灾,让中国人熬过了一个严寒的冬天;后有"藏独"骚乱,全球奥运圣火传递备受干扰;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同德,经受了严峻考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北京奥运会很快就要到来,相信中国人将以经受心灵洗礼后的全新姿态,向世界展示我们伟大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信开放,走向未来的精神风貌和非凡勇气。

      2008,中国公民社会元年。如果不是梦想,则中华幸甚,13亿人民幸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2008,中国公民社会元年  元年  元年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公民  公民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  2008  2008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