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来30年人人都是“公益人”

       6月21日,主题为“探索与前瞻:社会组织的未来”的第一届公益人大会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幕,会议历时2天,资深公益人、公共知识分子与公益创新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创新公益发展之道。

       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很多新观点。如公益与当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不谋而合;如未来30年人人都是公益人,拥有跨界能力,让社会更具有公义;如商业模式投资公益公益也可商业运作等等。

       这次活动由广东人文学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大创新谷主办,中山多家公益机构参加了会议。

 

朱健刚:

发挥公益性、实验性优势协同政府和企业解决社会问题

[个人简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广州公益慈善书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区营造,社区发展,非营利组织,认同政治,社会运动,城市空间研究和性别研究。

       朱健刚以《我的三块石头》为主题做开场白,“我的三块石头,公民社会、民间公益社会善治。石头不是目的,彼岸才是目的。”

       第一块石头是公民社会,在中国是普通公民对志愿精神、公民权责、对多元包容价值观的相信和笃行,和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主张相当配合,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正是公民社会中国版本的理想状态。

       第二块石头是民间公益,与政府提出的慈善回归民间相回应。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给公益机构未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一些非政府组织取得公开募捐资格,还获得政府创投资助。各具特色的公益人活跃在各个阶层,将公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新的方式。

       第三块石头是社会善治,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多部门合作和参与式治理,以创新的方式参与问题的解决和促进政策的变革,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实验性、多元化的优势,协同政府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

 

黄英琦(Ada Wong):

未来30年人人都是公益

[个人简介]:律师、前香港市政局及湾仔区议会议员,创办香港当代文化中心、香港兆基创意书院、MaD创不同及TheGoodLab好单位。

       “当人人都是公益人,可能带来系统的大改变。”黄英琦(Ada)说。

       她举例对比,30年前,香港人参与公益多数是以捐助的方式,至于公益团体如何运用资源、香港公益金怎样筹款、捐款人不甚了解,而2016年,参与公益是一起“落场”解决社会问题,人人是创新家、创变者,人人都可以“make”(创不同)。

       香港年轻一代以创意和创新推动公益,让社区和社会变得更好 。这种特征是自发的,不需要统筹平台,不要社工,依靠行动力和网络推动,速度快传播力强,但持续性有限。公益人的特质也在悄悄变化,是行动者、倡议者、实验者、实践者。每个人可以有两个职业,专职及“社职”(socialreer)。

       在Ada看来,未来30年,公益人的界别模糊化,更多人拥有能沟通政府、企业及社会的跨界能力,共同协作、突破□阂,让社会更具有公义,大家生活得更美好。

 

顾远:

社会创业需要“共情”而非“同情”

[个人简介]: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CEO,是多项社会创业支持计划的发起人、顾问和导师。在《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信报》、台湾《社企流》等媒体开设专栏。

       顾远提出关于社会领域构建可持续模式的几点思考,其一要做的是社会创业而不是项目,因为项目是短期的目标,社会创业是可持续的模式。

       其次社会创业者不能满足于线性的增长而是应该追求指数型增长,特征是一开始发展微小,到了拐点后会爆发。

       其三做社会创业要“共情”而非“同情”。同情是人的本能,但共情是后天习得的能力,学会从对方的视角来理解和洞察。

       其四创业是进化而不是计划,目标和探索比长期计划重要。

       其五是分析数据比感觉更可靠。

       总的来说,清晰理解用户的需求上,代入指数增长型思考,开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用数据不断监测发展,这就是社会创业的内在逻辑。

 

汤敏:

公益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是去行政化、专业化和系统整合

[个人简介]: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在全国30多个省和直辖市,近1000市县有数万志愿者团队。

       “古村落的发展理念不是‘保留’,而是‘活化’。”关于公益生态系统未来五年的表现,汤敏是这样判断的:将呈去行政化、专业化和系统整合三个趋势。

 

耿雪辉:

从创投角度看公益是自利与利他的结合

[个人简介]:中大创投执行总裁,中创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大创新谷联合创始人等。

       “从创投的视角看公益,是自利与利他的结合。”耿雪辉从创投的视角,用商业思维分享了他在公共领域所发掘的商业生机。他认为,很多企业做很有爱心的事但没发展起来,原因是缺乏商业思维。“找到1万个人喜欢你,但不如找到100个人爱你,爱你才会给你钱,商业思维的本质是要让人给你钱。”他认为公益创业可以用自利和利他的思维来解释,去捕捉产业和趋势,做别人不能做到的。

 

文章转载自中山商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未来30年人人都是“公益人”  公益  公益词条  人人  人人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