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应纳入气候变化视角

乐施会最新报告指出

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应纳入气候变化视角

       11月1日,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发布最新报告《农村社区发展指南——在规划与设计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点击下载),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视角应纳入农村发展规划设计中,以促进农村社区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已经公认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全球性议题,它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社会公正和扶贫发展问题,即将于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更是将“气候公正”(Climate Justice)纳入到了协定文本中。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中国的广大农村是较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地区,甚至是气候灾害多发地区。可以说,中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扶贫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日益严重。

       在农村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并增强农村防范气候灾害、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乐施会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及其项目组撰写《农村社区发展指南——在规划与设计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报告,旨在为农村发展中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如何减排温室气体,并在这个进程中提升农村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设计和规划方法指南。在农村规划和设计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可促进农村社区气候安全系数增加、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水平提高、扶贫与减灾防灾更好地相结合,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提高,最终提升农村社区的气候恢复力。

       作为报告主笔, 姜克隽研究员强调:“农村社区规划中纳入气候变化视角,强调在农村发展进程中稳定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要从识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三个层次上开展工作:识别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和公众对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理解,进而有意识采取行动应对;减缓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减缓措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二氧化碳排放;适应旨在探索不同农村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

       “《巴黎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乐施会中国项目总监廖洪涛表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分散的农村人口以及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农村的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应对问题比城市更为复杂。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在积极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农村社区的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报告认为,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将农村社区发展、气候变化适应、减缓与减防灾相结合,提升农村社区的恢复力,实现农村社区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该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这一行动方案的出台,显示中国对规划体系纳入气候变化视角有了更多的重视和行动,但目前尚未提出农村社区应如何开展相关工作。为此,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理念提升至战略高度,并把相应的具体措施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

乐施会希望,《农村社区发展指南》报告可以为农村社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全面的指南,为农村社区规划和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工具手册。同时,在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乐施会希望本指南可以为南方国家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借鉴。

       《农村社区发展指南》是乐施会“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社区试点实践的理论产出。为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于中国扶贫发展的战略目标,乐施会于2013年启动了面向中国农村社区的“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Low-Carbon Adapt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me, 简称LAPA),通过与各级政府、研究机构、NGO、私营部门和媒体等开展不同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探索将兼顾减缓与适应的气候变化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发展规划中,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在本报告的序言中写道:《农村社区发展指南》是从农村角度研究气候变化的专着,也是从应对气候变化视角出发,为农村社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指南;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对保障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关于乐施会: 乐施会是一个国际扶贫发展机构,旨在推动民众力量,消除贫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应纳  应纳词条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词条  视角  视角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  变化  变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