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开了个会,会议的初心大概是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获得学生、学校(督导组)较好的教学评价。具体内容还包括,建议大家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改改课程名称之类的。我上学的时候,选修课程名称都是中规中矩的,譬如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伦理学基础》和《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之类。现在为了吸引学生,各种“奇葩”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层出不穷【1,2】, 当然这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与国际接轨,增加大学文化多样性、丰富学生生活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如果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了一味追求去吸引学生眼球,个人觉得也没有太大必要。不过潮流如此,难以阻挡。
后来领导谈到关于老师的教学评价的事。因为本人口无遮拦,会上被批评道,“如果两位老师(没点名,我是其一,另一位老师可能是被误伤)持这样的态度,我劝两位老师最好不要上讲台。”我不知道是我“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是公然冒犯了领导的态度,导致领导这样给我定论。虽然顶撞了句“我只是陈述事实,……”,后来也不好意思再说话。
毕竟是被领导批评了,下来我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反省,什么样的态度(道德修养、教学水平和能力满足的情况下)才能上讲台?
前一段时间,在导师的推荐下,观看了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看了一部分,确实是一部值得观看和学习的鸿篇巨制。
电视剧里面有几集是讲1917年3月,蔡元培先生到任北大后,即开始整顿北大教学秩序,“凡无学识,误人子弟之中外教员,一律开缺,永不延聘!”蔡元培先生力主辞退一批学术水平低、教学态度不认真、私德与北大规矩不符以及聘期已过的外国教员,其中就包括了几名英籍教员【3】。预科英籍教员克德莱(Cartwright),拿着高薪,讲授世界历史,但上课效果不好,且部分教员作风不佳,因此被北大解聘【4】。这些教员被开除是因为学术水平低且教学态度不认真,开除活该。
剧集里面关于北大是否继续聘用辜鸿铭的争论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保守派和新文化派各执一词。蔡元培先生打断他们的争议,提出聘用教授首要就是教书育人。辜鸿铭原来一年只教学生6首零十几行诗,经常也只有一两个人听,遭北大教授炮轰误人子弟。蔡元培先生为让辜鸿铭改变教学态度,建议给辜鸿铭一个月的任教期,如果教的不好(即没有多少学生听他的课,教授很少的内容)可以立刻解聘。后来辜鸿铭开了一系列讲座,结果是座无虚席,教学效果好得不得了。辜鸿铭得以留校讲课,是因为学术水平高且教学态度和效果好。学术水平可能需要不断精进,教学态度却可以及时改正。
那么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术水平的条件下,究竟什么样的态度才能上讲台呢?蔡元培先生入主北大时发现,当时许多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宽松有加。他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自己也是严格要求。蔡元培先生认为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他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明确规定:“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教师口授,或自修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5】蔡元培先生后来在《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君函》中主张,对于教员,以学诣为旨,坚持“人才主义”,打破年龄和资格的限制,“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会”。“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6】
那时的教员应该都是要上讲台的。从蔡元培先生的主张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上讲台需要的态度应该包括“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备课、认真授课”、“要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等。现在看来,很多学生已经不适应“严格要求”了。不知道过了一百多年,领导们认为需要怎样的态度才能上讲台呢?
【1】 盘点大学那些“奇葩”选修课!这届老师太不好“带”了! - 知乎 (zhihu.com)
【2】 大学里有哪些奇葩的课程? - 知乎 (zhihu.com)
【3】 学者之声 | 金安平:《觉醒年代》与觉醒年代中的北京大学 (pku.edu.cn)
【4】 邓小林.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晋升等问题[J].求索,2004(01):239-241.
【5】 杜海平, 李涛. 蔡元培的教师观[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00(003):6-11.
【6】 冯用军.蔡元培北大改革理念新诠释及其现代价值[J]. 高校教育管理,2010,04(6):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