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合力与平衡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平衡力是合力的特殊情况,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会测量简单的合力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
  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实验,体验"等效"原理在物理上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物体受到一个力,再到受到两个力等,体会:研究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设计、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
  【教学难点】
  探究平衡力是二力的合成的特例。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3个)、弹簧尺、细棉线、标尺。
  【教学过程】
  教师引入问题: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
  学生会接过话题道: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一个和尚与两个和尚,如果从力的作用效果上来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会回答:他们都把水提起来了。
  引入合力,在物理上,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个力合起来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把这一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这里利用了"等效原理",简单地说,"等效原理"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等效原理"吗?请列举几个事例。
  学生回答:吃饭和吃面条都能填饱肚子、补充能量。是不是等效原理?……教师从学生的许多举例中肯定他们的发现,当学生明白"等效原理"以后停止举例。
  教师提问:你能就"合力与这两个力"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合力与这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合力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做出适当的猜测以后,引导进行实验设计。
  教师引导: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时,探究起来比较简单。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设计。力的效果有哪一些?
  学生回答: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在学生讨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利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探究合力。实验步骤:1. 用固定装置把实验器材固定下来。2.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弹簧片移动到标尺上的一个位置,分别记下标尺的位置s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f 。3. 再用弹簧测力计1拉动弹片移动一小段距离,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一直线上也拉动弹片移动一段距离。注意: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方向要与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同;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使弹簧片移动的共同距离s要与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相等。4. 分别改变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大小,重做实验步骤③,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且填入下表:5. 再用弹簧测力计1拉动弹片移动一大段距离(超过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用弹簧测力计2在同一直线上反方向拉动弹片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弹簧片回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注意: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方向要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同。6. 分别改变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大小,重做实验步骤⑤,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且填入下表:比较实验1、2、3,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和,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与分力的作用点相同。
  比较实验4、5、6,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与分力的作用点相同。
  提出问题:在实验4、5、6中,如果力f1和力f2的大小相等,会怎样?
  学生计算发现:合力的大小为0。
  教师引入:平衡力,如果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教师提问:你能猜想到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吗?
  再请学生用以上实验验证猜想。
  得到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列举平衡力的生活事例:举重,放在桌子上的书包,吊灯,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
  进一步提出问题: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会怎样?
  结束新课。

高二政治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显得不那么生疏了。)2播放音乐3师生随音乐做动作板书课题听音乐画感觉二新课1听音乐画感觉师再放音乐,并范画,生仿画。2找规律助提高魏明伦变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2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2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关于称赞的优质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动物王国带来了两位朋友。瞧,这位一摇一摆的走来了,(贴刺猬图)它是谁呀?(回答后贴词卡刺猬)谁会读?(指导读准音,注意刺猬的猬读轻声)小学语文问银河互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问银河是一首散文诗,描写了少年儿童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仰望银河引发的许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连串富有意趣的问题,反映了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二年级数学对称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三课时(教材第6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初步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能正确判断镜子里的像。2。培二年级数学上册米和厘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是学生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表内乘法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公鸡的脸红了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学会邻居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2学习课文26段,理解抢修深夜,用帮助说话。3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1复习(1)齐读课题(2)复习生字词(3)齐读
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教案食物的色香味想让小朋友学会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色香味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1。认识人体的感觉科学教案一飞冲天活动目的1。初步认识空气和皮球的关系。2。享受集体做游戏的乐趣3。发展探索精神。活动准备皮球气球打气筒。活动过程1。出示未充气的皮球和充了气的皮球,让幼儿触摸和辨认,说一说它们两个色彩对比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色彩对比中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概念,并能运用其中一种对比形式进行作业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辨识能力。二教学重点形成色彩对比的慨念,并能准确区分。三教学难点强烈对比柔和金鸡冠的公鸡小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一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二活动准备利水果沙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目标1。认识部分红皮或红心的水果。2。体验共同制作的乐趣。准备1。选择红皮或红心的水果(干果),如红苹果西瓜西红柿火龙果栗子山楂等。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小班网小鱼游戏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并较合拍地做吃食动作。2。随乐合拍地表演,学玩网小鱼的游戏,并能遵守其规则。3。游戏时,注意不与同伴碰撞,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活乌鸦喝水幼儿园教案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乌鸦喝水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乌鸦喝水幼儿园幼儿园教案森林狂想曲一设计意图大班的孩子,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感受表现音乐方面的经验,喜欢唱唱跳跳。我们从孩子的经验水平出发,给他们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表幼儿园小班大头鱼和小头鱼语言教案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中大头鱼和小头鱼从自卑到自信的不同心情。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优点。3。能大胆讲述大头鱼和小头鱼的故事。4。认读重点字词躲嘴巴巴花纹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的公开课教案这是一个爱的节日,浪漫的话语火红的玫瑰,绚烂的笑靥,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爱的气息,今天是情人节。这是一篇爱的颂歌,在情人节的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了这篇我们爱你啊,中国。爱什么?师打赌课文的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语文教案打赌。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下决心,说话算数,就一定能改掉怀习惯的道理。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良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