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靠模板,文本鉴赏翻教辅,古文分析玩套路……在现实课堂中,语文教育“怪象”不少。功利、刻板是当下许多家长、专家对语文教育的印象。如何让语文教育不落入八股化的窠臼,在保持鲜活与生气的同时,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并陶冶文学艺术情操,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曾在《人民日报》撰文发问:“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就是语文教育领域著名的“吕叔湘之问”。
40多年来,语文教学虽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从当前语文教育出现的这些“怪象”看,吕叔湘先生的这一疑问并没得到有效解答。其原因在于,眼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只求其形不追其神,只求外表的花里胡哨,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改变这种现状,需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备“语文的味道”。温儒敏教授在《语文课要“减肥”“消肿”》一文中,曾引用梁增红老师的一段话:把注意力放在了语文课以外的各种活动上,语文课逐渐式微,买椟还珠,语文课堂教学是伴娘拐着新郎跑。繁花似锦的形式如雨后春笋,什么课前三分钟演讲,什么拓展延伸,什么课本剧表演,什么语文综合活动,吹拉弹唱进课堂,声光电齐上,“武装到牙齿”,一时满目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可是,妖艳无比的打扮,却没有改变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处境。
语文课需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但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也不是师生的才艺展示课,更不是上演事先编排好的“舞台剧”,要通过理性的沉思、扎实的积累、高效的训练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课应当具备“语文的味道”,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淡化语文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排斥积累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这两种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经历一个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训练过程。笔者在阅读《教学论》《语感论》等论著时,吕叔湘先生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排斥积累和背诵,也不反对通过考试检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背诵能力,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再次,语文教学要读写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完整过程。” 因深谙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强调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写道:“写作所以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感通。如果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徒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与生活脱离关系,又何必去学习它?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是要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这便是‘修辞立诚’的基础。”
写作虽有其基本规律,但绝无“套路”可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通过单篇文章或群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领悟作者语言的运用精巧之处,并对这些技巧加以运用,学生才能写出文辞兼美、立意新颖的文章。
最后,加强诵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综观当今语文课堂,教师讲的多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课堂活动多了,学生吟诵、朗读文章的时间少了。语文课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人向来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宋代学者朱熹强调:“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作家夏丏尊也强调:“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晚清重臣曾国藩强调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