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传“乐至中学学生校门口鞠躬迎接老师开车入校”一事,11月18日,四川省乐至县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情况说明称,近期学校开展以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鞠躬问好为学生对来访者表达问候的方式之一。(11月18日新京报)
虽说是学校开展以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但在笔者看来,学生统一着装,在校门口用鞠躬及口头问候等方式迎接开车入校教师的行为,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实质性意义,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感恩教育也好,传统美德教育也罢,要根据学生年龄段,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情结。将感恩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才有实际意义。
学校开展以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实际,考虑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学校及教师应从日常细微行为入手,加强示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引导其付诸于学习生活实践中。譬如,与老师或长者见面,学生要表情自然、面带微笑;迎接老师或长者,应肃立迎候、动作大方、表情自然,等等。
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形式和要求,用规范的动作或语言向老师感恩。不同年龄的学生对感恩的理解程度和情感表达是不同的,高年级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表达感恩之情,而低年级学生可能就无法完全理解,比如站成排弯腰鞠躬,低年级学生可能单纯觉得是一件好玩的事,无所谓感恩与否。
学生统一着装,列队躬迎,形式好看却无实在内容,无真情表达,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情实意,也难以达到感恩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等主题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方法,杜绝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