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校存在小学生“人盯人”式地相互监督现象。例如:学校层面,以学生会干部为主体的“人盯人”式监督;班级层面,以班干部和小组长为主体的“人盯人”式监督;校外层面,基于家庭住址的远近距离,表现好的学生对表现欠佳的学生“人盯人”式监督;以及,学生个体为了多与老师接触,自发进行的“人盯人”式监督。
从表面上看,“人盯人”式的监督,培养了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让教师投入很少的时间成本就能掌握学生情况,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有的小学生还不具备监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当老师的引导不能同步跟上时,“人盯人”式的监督对小学生来说负面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容易压制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当“人盯人”式的监督较为普遍时,虽然从表面上看,班级或校园里秩序井然,年幼的孩子个个乖巧听话、行为规范。但是,这种“表象”并不符合小学生天性,不是小学生的本真样态,而是小学生为了不被班干部发现自己一时的失误,为了不被老师批评,在高压下隐藏真实自我的小心谨慎,也是为了讨好督查人员的强制性伪装。
其次,容易忽视“人”的存在。在小学校园过度使用“人盯人”式的监督时,校园里看不到嬉戏打闹,听不到大声喧哗,极少发生谁对谁错的鸡毛蒜皮,每个小学生都像小大人似的严肃规范。如此祥和、规范的校园,与小学生的年龄属性是不匹配的。在这样的校园中,真实的少年儿童在哪里?儿童天真无邪的眼神在哪里?儿童纯真的笑容在哪里?儿童特有的顽皮及野性在哪里?在秩序与规范背后,“人”在哪里?
再次,易将“管理”异化为“控制”。小学低年级学生并不具备监督与管理他人的能力,“人盯人”式的相互监督,更多的是班干部及表现好的学生利用老师赋予的权力,“盯住”其他同学的缺点,而“盯住”的过程也是对其他同学行为的控制。其他同学在“权力”的控制下,为了不让班干部“盯出”问题,必须要隐藏真实的自我,对自己进行一定的伪装。这一过程,有“管”无“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最后,容易让学生从小养成“打小报告”的不良行为。在儿童之间实行“人盯人”式的监督,向老师汇报班级存在的问题是每个学生的职责,但小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向老师汇报问题。儿童之间“人盯人”式的监督,需要老师的引导。如果不加引导,极易让学生养成“打小报告”的不良行为,若日后得不到有效调整,容易对人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