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各地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主导的各级“骨干教师”“名师”“教育名家”“某派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等培养、选拔、遴选工程名目繁多,层出不穷。诸如此类的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各地高端教育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靓丽名片。
不可否认,“名师”“名家”遴选工程对地方教育发展的确具有积极意义:一则可以发现教育系统中的“明星”人才,让这些优秀人才成为广大教师对照和学习的对象;二则通过对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的逐级选拔,可以引导更多教师坚定专业发展信念,助力科研兴教;三则通过对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的持续培养,有利于涵养根植本地高端教育人才,发挥人才库的辐射引领作用。
然而,在看到行政推选教育名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名师”“名家”逐级推荐评选的“不当之处”。
首先,名额分配式有违现实情况。“名师”“名家”的产生,是教师自身努力与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教师素养的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文化氛围等因素,优秀师资可能会呈现出某地某校的“聚集效应”,也可能会出现某区域大面积“空白”,还可能出现某地名师“潮涌”或“断层”现象。地方教育部门无视或者模糊这些客观存在,将教育名家评选的名额提前拟定,并且分配至各地各校,确有不妥。
其次,推荐选拔式有违教育名家形成规律。成为“名师”“名家”,根基在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艺术。将二者有机融合并不断外化,需要长期的累积,而非一蹴而就。如此,“成名”“成家”方具有说服力、生命力,而推荐选拔难免存在底子不足、影响力有限等问题。
各地教育主政者期盼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促进教育发展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心态不宜过急,步子不宜过快,毕竟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教育人才政策的出台,需要充分尊重教育人才的成长规律,自觉抵制功利政绩观的影响,少些形式主义的推荐选拔,把宝贵的资源聚焦于宽松自由环境的营造与激励机制的设计。如此环境中“孵化”出来的名师名家,才能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