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更多学生学会游泳,贵州省长顺县将游泳课纳入小学课程,率先开展试点探索。按照“培训免费、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学校组织”原则,专门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安保维稳、交通保畅、环境及市场、医疗救护等工作进行明确和细化。
贵州省长顺县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全县小学开设游泳课程,旨在让更多学生学会游泳,掌握必备的自护自救技能,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
首先,因时制宜,设置课程。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某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在该目标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规划进程。长顺县地处贵州南部,河流分布较多,遇雨水丰沛的夏季,容易发生溺水事故。为了增强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而开设游泳课程,目标明确,并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时间安排上,集中在学生易下河游泳的6、7月,可谓因时设置课程。
其次,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长顺县作为并不发达的县份,乡镇、乡村学校多,教学资源并不充裕,但能够统筹教学资源开展游泳教学活动,如有效利用长顺县康养综合体游泳馆,分批次集中授课,并安排公交车接送参与学习的学生。因地制宜整合教学资源,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把游泳课程落到实处。
再次,因人制宜,落实课程。一门课程的落实,师资是关键因素。长顺县通过选派体育专业教师,专人统筹协调全县小学游泳课,师资有了保障;县政府积极与省体育局沟通对接,争取到了项目、资金和培训师资等支持,统筹有了保障;通过召开家长会,摸排学生身体状况,将条件符合的学生纳入培训名单,培训对象有了保障。
长顺县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小学游泳课程,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游泳,掌握自护自救技能,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增添了一道保障防线,是对学生生命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是课程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