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市食药安办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帮助青少年儿童掌握系统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知识。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以幼儿园、中小学为重点,把食品安全科普、营养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俗地说,食育就是关于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和怎样吃的教育,通过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的教育,结合多种多样的实践,让学生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学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进而理解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食育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时髦词,但食文化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要求孩子吃饭时不要说话,培养专注力,这其实就是一种食育。
食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虽然不包括食育,但它却是实现“五育”目标的基础工程。食可以健体,没有食育作保障,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健康的身体;食可以育德,让学生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果实;食可以创美,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既要讲究色香味,又要形神兼备,每一种食物的制作实际上都是一次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此外,食还可以促智。研究表明,一些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谷氨酸等,对学习过程有重要影响。例如,谷氨酸可以纠正神经细胞的生理缺陷;酪氨酸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当酪氨酸缺乏时,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影响智力;色氨酸则可转化成5-羟色胺,是一种中枢神经递质,能促使注意力集中并改善记忆力,等等。所以,要使孩子学习效率高,学得快、记得牢,就得通过食育,让其摄入足够的营养元素。
食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圳市教育局首开先河,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食育”工程,其亮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一套青少年儿童食育体系。对学生进行食育,不能只谈重要性而缺乏必要载体和行动。深圳市将研发一套标准化的食育课程体系,编写一套系统化的食育教材读本,培训一支专业化志愿讲师队伍,建立多位一体的青少年儿童食育体系。有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食育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是多渠道开展食育,确保教育效果。食育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深圳计划在今年的青少年校园“食育”项目中,开展30节科普大课、200节主题班会、30场游园会及社会实践活动,涵盖家庭篇、校园篇、商超篇、外出就餐篇、校外篇等5个主题。还将建立一支市级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讲师团,开发一个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微信小程序,多措并举,提升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认知和判断能力。不囿于校园,多渠道开展食育,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确保食育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