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考试成绩要不要公布?要不要按成绩给学生排名?社会对此一直争论不休,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角度出发,要求各学校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早在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安徽省的这一规定,正是在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指示精神。
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利于纠正家长“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前者可以通过考试和分数测量,而后者则难以通过考试和分数测量。但现实是,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往往只关注前者,轻视甚至忽略后者,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决定人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始教育和奠基教育,应当将人格教育作为第一任务。孩子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学习成绩的提高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虽然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但可以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其目的就是要破除家长“分分计较”的攀比心理,将家长引导到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正确轨道上来。
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所有学校都实行学业成绩排名制度。在许多人看来,只有成绩差的学生对成绩和排名有压力。实际上,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希望学校这样做,一旦排名下降,他们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需要注意的是,不公布成绩和排名不代表学校可以推卸责任,也不意味着教师不再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评。教师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和激励功能,认真收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