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在谈到中小学减负问题时说,当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机制,除了向中小学生层层传导学业焦虑、加重学业负担,还向一些大学生传导了“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在“严进宽出”的机制下,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便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混文凭。为此,张改平呼吁:“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大学生增压,适当增加学业负担。”(5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在2018年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要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由此,给大学生增压已经成为共识。不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大学的教育质量与学校管理和师生双方都有关系。因此,我们在给大学生增压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给教师增压。
一方面,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制度入手,适当增加学业负担。高校应建立科学、严格的学业考试、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等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认真完成学业,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现状,彻底扭转大学生的松懈心理。
另一方面,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正如张改平院士所言,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师德、工作态度、工作岗位、工作量等内容,量化考核,把教学质量作为评聘、考核等的主要依据,以此带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丰富、牢固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做保障,大学生将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高校变革育人方式,改变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为教师和学生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