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与我交流,他说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按照教学计划准备每周的写作课,认真向学生讲解各种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但几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这让他非常苦恼。我告诉他,写作能力是不能教的,也是教不出来的。写作能力是通过让学生“写”练出来的,但不是每周上好一两节写作课就能解决问题。
不让学生写,或者学生写得少,教师讲解得再深刻、到位,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想写,并且愿意写,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除了总结、分析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当仿写或改写,破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是思想的表达,是思维的体操,是语言的形象化运用,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就怎样写。
另外,教师经常写“下水文”,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对于某一体裁的文章,教师不能只说不练,耍“嘴把式”,而是要亲自“下水”,将写作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通过亲身示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多写。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困难,教师指导学生时条条框框太多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同体裁的文章该怎样写,教师都给学生定下框框,规定好套路,不合套路的文章就入不了教师的法眼,学生受打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越来越不敢写,也不会写。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写“放胆文”,不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模板。每周的写作训练尽量不要出命题作文,规定一个大致的写作范围即可,最多出一个半命题作文。批改作文时,也要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作为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写作需要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腹中空空,即使思想高明、构思巧妙,也写不出好文章。一般而言,学生写作能力与其阅读量是成正比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用材料,熟练掌握语言运用技巧。
四、为学生提供发表的平台。许多学生喜欢上写作,与自己的作文被老师和同学赞赏有关。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老师不妨发动学生创办一份班报或班刊,定期刊载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文章可以推荐到校刊或报刊发表。每学期编印一本优秀作文选,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并且被人欣赏和肯定时,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