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作为教研员,经常外出听课,包括公开课、常态课、展示课、比赛课等。在这些课堂中,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假象。
第一,假鼓掌。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全班同学为某某同学鼓掌,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被动给予掌声,仿佛鼓掌是唯一或最佳的表达方式。但是,只有发自内心的掌声才能让人生发感动,经久难忘。
第二,假表扬。在课堂上,无论某某同学回答正确还是错误,全面还是片面,教师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好,很好,非常好”之类的话语。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长期来看,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假问题。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仅随意,而且无章可循,看似不停追问,实则自问自答,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有的教师只让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或者直接按照座位顺序请学生作答,掌握规律后,其他学生便自觉成了“局外人”。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会让学生反感、生厌。
第四,假讨论。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让学生围绕同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也很“配合”。至于学生是不是真的在讨论,交流到什么程度,教师一概不知,其随意性、形式化再明显不过。
第五,假感悟。许多学科尤其是文科的教师,最后都会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回答今天的学习内容对实际生活有哪些启示或感悟。有的感悟效果不错,但大多数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教师没必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强行结合,应该给学生多留一点思考的空间。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求真的课堂,应该略带缺憾,允许杂音,不乏问题,而不是所谓的完美无缺、天衣无缝、一气呵成。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大道至简,而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课堂教学,不需要也不应该出现上述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