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如何补足耽搁的课程,一些地方提出用周末、暑假的时间补足。近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本学期将会如期完成课标要求,不会简单舍弃,或者将课程内容推到下学期。非毕业年级,将不会占用周六日时间补课,课程安排到7月中旬,不会向7月中旬以后延续。这一决定向全国释放了积极信号。笔者认为,对于是否占用周六日、暑假,需要综合考量。
一是要明确对“课”的认识。
自2月初开始,大多数省市陆续按照原计划开学时间,以网课形式确保“停课不停学”。毕业年级以专题复习为主,其他年级按照教材同步授课,各地均以多种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正常收看网课。因此,从网课的时间、内容、收看保障方面看,学生并没有被耽搁太多课时,一些地方还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网课资源。
二是要理性客观地评价网课学习效果。
确实有不少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家长监督不到位、本身厌学等原因,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这是在线下教学中也难以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是“隔空喊话”的网课。综合考量同一区域的所有学生,被耽搁的课程、时间是一样的,得到的保障也是一样的。不可能在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上有绝对的公平。因此,不能仅仅因担心网课的效果不好就通过周末、暑假补齐,如若此,是对网课的全盘否定。
三是要积极肯定学校、教师付出的劳动。
疫情期间,每所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位教职工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尤其是参与网课教学的教师和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学的学校管理层。如果正常开学后,周末、暑假还要补课,这部分人员将持续高强度作战,他们的休息如何保障?防疫背景下,学校管理层是防疫和教学的中枢神经,一旦中枢神经因为长期过度运转而出问题,补课便是因小失大。这些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四是决策者要有法治意识。
当前,国家正在强力推进法制建设,利用周末、暑假把耽搁的课补回来,是否合情合理合法,需要用法治思维思考谋划。我国《宪法》《劳动法》《教师法》中有关于劳动者、教师休假的相关规定,利用周末、暑假补课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需要斟酌。
五是需要综合学生、家长的意见。
周末、暑假补课,需要兼顾各行各业的上班时间,如果家长上班时间与学生上学时间不同步,低年级学生的接送、监管将会出现空档,将会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周末、暑假补课,不仅仅是教育一家的问题,还涉及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各行业联动决策。
综上所述,用周末、暑假补课,需要慎重决策。不能简单在时间上盘算,应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主线,从对“课”的认识、学习的认识、法理、社会公平等方面综合谋划,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