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南省教育厅制定了相关方案,要求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保障生活设施实用够用,建有足够的食堂、水冲厕所、饮水等设施设备,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上学期间能供应开水;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障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此外,方案提出要建立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
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方案,乍一看,切实可行,方法具体,目标明确,但仔细斟酌,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个学校要想蓬勃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相结合,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方案,落实在硬件方面的是校园的建筑、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落在软件方面的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活动等优化问题,唯独对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只是寥寥数语,“师资配备符合国家要求”“配齐必要师资”“加强工会等组织关爱特殊困难教师”。
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困难教师尚存的现象,教育部门努力让乡村学校师资达到国家标准是可歌可赞的。从现实表象来看,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正逐步提高,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如果深入实际考查,就会发现一些情况并不是那么美好。
一是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城市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尽管我国正在逐步解决教育均衡这个大课题,但城乡教育差异依然存在。城市汇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优势,决定了人才流向,造成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尽管国家实施乡村教师专项补贴补偿制度,但资金有限。同时,补偿资金并不代表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等也得到了补偿。
二是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比较尴尬。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亲属代管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家庭对教育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乡村教师连惩戒权都使用。
多年的乡村办学之路告诉我们,学校建设得再漂亮,没有优秀教师队伍支撑,留不住良好生源,一切都是空谈。人心稳定,才能谈发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学校发展的首选。乡村教育发展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培养。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在抓校园形象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师生教育培养建设,尤其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乡村学校只有在打造优秀师资队伍上下功夫,留住生源,形成旺盛的教育人气,辅之以充足的硬件投入,加之以对学生培养的重视,才能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